爲什麼孫穎莎面對陳夢非要謙讓,就不能像王曼昱、陳幸同一樣雄起嗎?爲什麼明明是主教練的馬琳,對陳夢格外關照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如今陳夢的省隊在國乒的話語權是最高的,因爲連乒超聯賽都在陳夢的省隊威海舉行。馬琳雖然是國乒的主教練了,但是爲什麼老留給球迷一種是陳夢主管教練的感覺?

馬琳就算不擔任女隊主教練了,也可以去山東省隊當主教練。陳夢的省隊是非常歡迎馬琳這種有人脈關係以及業務能力的主教練,所以球迷不要老是質問馬琳爲什麼偏心陳夢。如果孫穎莎的省隊能夠給馬琳解決好安置問題,馬琳也會像對待陳夢那樣對待孫穎莎。

到哪裏不是去呢?只要解決了後顧之憂,馬琳肯定就會全力以赴。這兩年陳夢的省隊體育局跟國乒已經形成了深度捆綁合作,打造了威海體育小鎮發展乒乓球事業。國乒當然需要投桃報李,重點培養山東省隊選手,爲什麼林詩棟最近這一年多的時間獲得重點培養?不就是因爲他的省隊積極聯絡入股了WTT公司嗎?

林詩棟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國乒脫穎而出,不是沒有原因的。如今的國乒已經不是以前的國乒了,已經全面走向市場化的開放。既然進行了開放式運營,就必須允許資本的介入。這就跟娛樂圈資本打造明星一樣,只要資本力捧的明星哪怕演技一般,或者沒有演技照樣能夠獲得主角待遇。

很多時候資本介入之後確實會影響國乒的水平提高,所以我們看到這兩年國乒後備力量競爭力非常薄弱。因爲資本講究的是立竿見影的效果,讓他們花這麼長時間去培養後備人才是沒有耐心的。所以資本是一把雙刃劍,帶給國乒流量以及關注度的同時,整體的競技水平不可避免出現下滑。

陳夢和林詩棟就是男女隊的顯著代表選手,這兩年來他們確實受到了國乒的力捧。林詩棟整個2023年幾乎參加了國乒所有的比賽,大小賽全參加了一遍,資源好到連球迷看了都羨慕。林詩棟參賽的次數比主力選手都多,而且跟蒯曼組成的混雙組合還拿到了世乒賽的參賽資格。

所以球迷不要只盯着陳夢,認爲只有陳夢獲得國乒的力捧。實際上林詩棟如此年輕就獲得了國乒的力挺纔是真正的前途無量。孫穎莎爲什麼明明實力很強,卻總是在真正的大賽無法奪冠呢?所以不被球迷認可的原因就是,沒有在含金量高的大賽上取得冠軍。

實際上孫穎莎在真正的大賽都是輸給了自己的隊友,外戰根本就沒有輸球。孫穎莎外戰穩定性是國乒主力選手當中最好的,比起所謂的領軍選手陳夢,外戰穩定性要好太多了。球迷要所謂的公平競爭,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

真要公平競爭,目前的國乒不會存在陳夢這個類型的選手。只要隊友不讓球,蒯曼這個十幾歲的選手都能擊敗陳夢。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國乒剛出臺的奧運會選拔規則,核心點是要公平競爭,要拿乾淨的金牌。但是在規則當中被球迷找出了太多漏洞,不少球迷就感覺不公平。

奧運會選拔規則團體賽只要在半決賽與決賽出場,不管出戰第幾單打都能獲得一樣的積分。光這一條就體現出了不公平性,對戰第三單打跟對戰第一單打是一樣的嗎?而且誰會參加亞錦賽、亞洲盃的比賽,不都是國乒教練組直接指定嗎?

所以球迷不光要看國乒說什麼,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國乒具體去做什麼,今年的世乒賽選拔賽陳夢沒有奪冠,依然獲得參賽資格,就嚴格按照選拔賽的規則來的嗎?所以很多球迷還是太天真,這個世上的運行規則從來都是兩條線。

一條是球迷能看到的,另一條是球迷看不到的。而真正看不到的線纔是符合規律的,規律並不是說競爭就能解釋的;不用競爭就能獲勝也是規律。這纔是萬物真正的運行法則,看到孫穎莎和陳夢的比賽成績,就真實地反映了這一點。

儘管陳夢存在着各種實力上的不足,但是省隊既然培養了陳夢,當然希望她去奪冠。條件從來都是創造出來的,困難從來都是克服過去的。通過奧運會選拔規則的出臺,球迷就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陳夢不僅僅是要在世乒賽單打奪冠,在巴黎奧運會也要單打奪冠。

世乒賽上的對手跟巴黎奧運會上的對手沒有太多區別,世乒賽只要陳夢奪冠了,巴黎奧運會就必須要奪冠。沒有選手嫌冠軍太少,也沒有球隊不想爭取榮譽的。更何況如今的陳夢肩負着省隊的使命,省隊花這麼多資源培養她,可不僅僅只是成就大滿貫。

而孫穎莎跟陳夢相比,獲得的省隊支持有限。所以陳夢對戰孫穎莎的成績好,說明省隊之間的競爭高下已分。任何一個選手想要奪冠,都必須要有資源的配合。只要是國乒主力選手奪冠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選手代表各自省隊的分配問題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