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繆琦

作爲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關鍵環節,上海於5月17日舉行的“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主題新聞發佈會聚焦支持上海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多項數據全國第一

在當天的發佈會上,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主任吳金城表示,2022年上海市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實現工業產值超2萬億元,佔全市規上工業產值49.4%。穩外貿方面,實現工業出口交貨值2871.2億元,佔全市32.3%。穩市場主體方面,共有市場主體327.3萬戶,其中民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佔比達93.4%。

目前,上海已形成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其中,多項數據位居全國前列,比如,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0416家、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572家(全國佔比10%),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0家(全國佔比5.6%),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和產品38家。除此之外,上海還培育了金山、青浦、寶山、松江、臨港5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數量居全國第一。

在上海經濟的發展中,中小企業是推動創新的重要力量。2022年,上海市353家專精特新企業建立國家級或市級企業技術中心,574家企業開展市級專利工作試點;309家企業建有院士專家工作站,佔全市建站數量48.3%。上海市科創板上市企業79家,總市值約1.5萬億元,融資額約1956億元,科創板首發募集資金總額和總市值排名全國第一。

聚焦六個“最關心”

在這樣的基礎上,上海近期出臺了《上海市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聚焦中小微企業最爲關心的創新發展、轉型發展、融通發展、金融賦能、紓困支持和精準服務等六個方面,提出28條具體措施,並組織開展“益企賦”系列專項行動。

其中,在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上,《若干措施》明確,實施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突破1000家,市級技術改造專項支持門檻從2000萬元降低至1000萬元,擴大技改收益面;對“小升規”企業和工業產值首次突破10億元、50億元、100億元等不同規模的先進製造業企業,鼓勵各區給予支持;對首次成爲“四上”企業的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市區聯動給予企業上一年度研發投入5%、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推動30家企業建設綠色工廠、5家企業建設零碳工廠;實施“上海產業菁英”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提供配套服務和項目資助,每年培育200人。

爲了幫助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上海將發放“AI算力券”,重點支持租用本市智能算力且用於核心算法創新、模型研發的企業,最高按合同費用20%進行支持。同時發放智評券,市級安排資金5000萬元,鼓勵各區進行政策配套,支持企業採購智能製造成熟度能力評估診斷服務,今年計劃推動3000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智能製造成熟度能力測評。上海還將實施中小企業“工賦夥伴”計劃,打造數字化服務專員隊伍和聯合體,目標在2023年培育不少於300家中小數商企業,形成不少於30個品牌數據產品,培育不少於20個細分領域專業服務商;推動25萬家中小企業上平臺上雲,支持中小企業使用線上會議軟件、工業軟件等“小快輕準”數字化解決方案和產品。

在營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生態上,《若干措施》提出,落實支持中小企業政府採購政策,將政府採購工程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延續到2023年底。同時構建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梯度培育體系,致力於在2023年培育10個左右市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力爭再建設5個左右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羣。

對於中小企業的融資難痛點,《若干措施》將整合各項金融助企政策打出“組合拳”,提出推進“融資暢通”工程和無縫續貸“十百千億”工程,到2023年底普惠貸款餘額達1.1萬億元、無縫續貸累計投放突破1.2萬億元,爲企業節約成本100億元以上;落實國家融資擔保獎補資金,平均擔保費率保持1%(含)以下;開展“一鏈一策一批”融資促進行動,促進產業鏈融資;支持中小企業改制上市和股權融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