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傳奇的投資者對一個特定的國家感興趣......不同類型的投資者都在關注。“

日本回來了--至少對外國投資者來說是這樣。

19日,日經225指數盤中上衝至30924.57點,且收於近33年高點。上一次該基準指數處於這一水平時,手機還不能發送短信,日本還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1990年的日本股市還處於“泡沫時代”。

近年來,由於日本國內經濟改革停滯不前,日本股票市場長期被國際投資者忽略。大約三年前,美國著名投資人沃倫·巴菲特對日本的鉅額押注震驚了整個投資界。

彼時,疫情對日本經濟造成影響,巴菲特在日本買入的也並非是具有巨大增長潛力的初創公司或新能源產業,相反,他看好伊藤忠商事、丸紅、三菱商事、三井物產和住友商事等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

在最近的財報季中,巴菲特的五個標的都是大贏家。他在上月表示,其在日本擁有的股票比在除美國以外的任何地方的都多。這位92歲的億萬富翁投資者說,他是被這些股票的收益率和紅利所吸引。

“巴菲特效應肯定在這裏。”Lombard Odier亞洲高級宏觀策略師Homin Lee表示:“一個傳奇的投資者對一個特定的國家感興趣......不同類型的投資者都在關注。“

“最近日經指數天天漲,幾乎停不住。”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經濟學教授邢予青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日本在芯片全球產業鏈調整中獲得的新機會,也讓巴菲特看到了投資價值,“巴菲特投資日本,不僅僅是看日本股市的估值低,巴菲特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

外國投資者回來了

上個月,92歲的”股神“巴菲特親自飛到東京,與他在2020年投資的五家日本貿易巨頭老闆坐下交談。2020年8月,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以60億美元買入伊藤忠商事、丸紅、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住友商事等日本五大商社的股票,在同年11月增持約24億美元。彼時,除伊藤忠商社外,其他四家公司的股價都低於賬面價值。近三年來,這五家商社的股價和業績表現出色。丸紅商事股價漲逾兩倍,三井物產、三菱商事股價翻了一番以上。而在本輪日股連續上漲之前,巴菲特就表示,打算增加對日本股票的投資。

巴菲特對日本企業的看好,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外國投資者對日本股市的購買。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數據,外國人在4月份淨購買了價值156億美元的日本股票,這是多年來的最高月度水平。數據顯示,他們在5月份繼續加倉。18日公佈的交易所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連續第六週淨買入日本股票,在截至5月12日的一週內淨買入約57億美元的日本股票和期貨。

同時,今年以來,東證股價指數(Topix)上漲了15.71%。相比之下,美國標普500指數漲了9.64%,英國富時100指數增加了2.68%。

法國興業銀行亞洲股票策略師Frank Benzimra和Tsutomu Saito在本週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外國投資者回來了--這說明了日本股市復甦的性質:這與其說是期限交易,不如說是基於基本面、強勁的國內需求和更慷慨的分配政策(股票回購加速)所產上的廣泛上揚。”

高盛則在5月12日的一份報告中說,該投資銀行認爲有支持其對日本股票看漲立場的“一些理由 ”。

高盛日本股票策略師Kazunori Tatebe寫道:“具體而言,我們注意到與海外市場的股票相比,日本股票的基本面很穩固,而且我們還認爲,對結構性變化/改革的預期可能會進一步推動日本股票上漲。他補充說:”我們認爲,我們看漲日本股市的主要風險來自海外因素,如美國債務上限問題、衰退風險和地緣政治風險。“

日本的新機會

儘管日本早已過了高增長時期,但日本是美國盟友,政府也鼓勵企業爲投資者提高回報。在經歷了幾十年的通縮和貧血式經濟增長之後,日本也終於開始看到持久的通脹跡象。4月份,日本消費者價格(CIP)比上年同期增長了3.5%。同時,日本的利率仍然很低,日本央行目前沒有表現出提高利率的傾向。這導致日元在過去幾年裏貶值,這有助於提高汽車製造商等出口公司的收入,這些公司因日元疲軟而獲得競爭力。

在邢予青看來,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近期美國爲了重新打造半導體全球價值鏈供應鏈採取的“友岸外包”策略也值得更多關注,簡言之,這讓其盟友日本重新獲得了機會。

據外媒報道,本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見了來自韓國、美國和歐洲的七家全球主要半導體公司的高管,包括美光科技、英特爾、IBM等等。

“這麼多全球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一起會見日本首相,這在以前從來沒有過。”邢予青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日本之所以獲得投資者關注,是因爲在半導體全球價值鏈重構之際,日本具有非常強大的優勢,能夠加強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性。

現在,日本希望將九州島打造成日本的硅谷,重新振興半導體產業,實現過去的輝煌。“日本以熊本爲中心,形成了一個半導體產業集羣。大概已經有14個項目在周圍開工了。索尼也計劃投資一個新的感光組件工廠。”邢予青介紹道,日本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半導體和相關產品的國內銷售額提升至15萬億日元(約合1088億美元),是目前兩倍以上。

“不要指望在日本賺快錢”

不過,針對日股的火熱景象,各方看法不一。

Robeco亞太股票投資組合經理Kelvin Leung說,日本公司治理改革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但外國投資者不應該指望在日本賺取快速資金。

他表示,在過去十年的後半段,日本股票的淨買入量下降,因爲美國股市變得更有吸引力,許多投資者認爲企業變化不夠快.“人們只是沒有耐心,日本是非常緩慢的。”

三井住友DS資產管理公司策略師Masahiro Ichikawa說,隨着投資者獲利,日經指數可能開始下跌,他補充說,市場已經出現了過熱的跡象。

散戶投資者則對日本經濟改革的前景持懷疑態度。一家日本經紀公司的零售部門看到了一波利用泡沫後的高點進行的獲利回吐的現象。根據日本證券交易所的數據,今年迄今爲止,個人投資者已經淨賣出1萬億日元的日本股票。

實際上,在早期安倍經濟學推動的市場繁榮期間,由於進展似乎停滯不前,外國投資者確實轉而在中途開始賣出。目前,具有增長潛力的美國股票對日本散戶買家也具有更大吸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