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二季度,多張基金“限購令”又接踵而至。

二季度內,市場投資主線逐漸清晰,投資者的參與熱情也與日俱增。與此同時,股基和債基都接連發布限購公告。截至目前,股基方面,包括林英睿、丘棟榮、許文星、盛豐衍、周志碩、周海棟在內的多位知名基金經理都有產品開始限購;債基方面,純債基金和中短債基金也紛紛開啓限購。

業內人士表示,無論股基還是債基,策略容量和回撤風險是基金在設置限購時重點考慮的兩大要素。部分基金由於業績表現突出,獲得資金青睞,規模快速增長而開啓限購,另一部分基金則是出於基金經理對後續風險的判斷,爲減少基民損失做出的前瞻性決策。總體來看,限購的做法有利於提升基民獲得感。

二季度股基“限購令”頻發

近期,權益基金再掀一波限購潮。

周智碩管理的建信智遠先鋒公告於5月15日起暫停大額申購,限制申購金額爲1萬元。4月初,該基金也曾發出一份暫停大額申購的公告,限購金額爲1000萬元。截至一季度末,該基金的規模爲7.43億元,建信智遠先鋒A年內收跌5.45%。此前,由周碩管理的建信潛力新藍籌於5月4日開始限購,限購金額爲1萬元。4月初,該基金曾公告限購500萬元。截至一季度末,該基金的規模爲26.86億元。今年以來,建信潛力新藍籌A收跌1.57%。

無獨有偶,盛豐衍管理的西部利得國企紅利指數增強、西部利得量化價值也公告於5月15日起暫停大額申購,限制申購金額分別爲500萬元、1000萬元。截至一季度末,西部利得國企紅利指數增強的規模爲13.85億元,西部利得國企紅利指數增強A年內收漲6.48%,前十大重倉股主要以能源股和金融股爲主,能源股包括陝西煤業、華陽股份等,金融股包括興業銀行、江蘇銀行、長沙銀行等。西部利得量化的規模爲24.63億元,西部利得量化A年內收漲6.64%,前十大重倉股包括中集車輛英傑電氣等工業股,以及中科江南、滬電股份等信息技術股。

4月底,由周海棟管理的華商新趨勢優選、華商盛世成長、華商優勢行業、華商甄選回報、華商恆益穩健都暫停了大額申購。這些基金的重倉板塊聚焦於材料、工業、信息技術等領域,幾隻產品的年內收益都不錯,分別爲8.44%、11.77%、11.15%、5.13%、6.13%。

不僅如此,4月內,林英睿管理的廣發睿恆進取、廣發睿合、廣發鑫睿連續兩次發佈限購公告;許文星的中歐睿見公告限購500萬元;中庚基金丘棟榮也發出限購令,他管理的中庚價值先鋒限購100萬元。

滬上一位基金圈人士表示,基金限購有多重原因。一方面,基金的投資策略有隱形容量,如果一隻基金的規模達到了基金經理的管理上限,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就有動力進行限購;另一方面,基金經理認爲當下市場已經存在回撤的風險,會主動進行限購,保護基民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發佈“限購令”的基金中,有多隻基金已在年內多次發出限購公告,部分基金於近期實現了規模的快速增長。以周海棟管理的華商新趨勢優選爲例,該基金已經連續多個季度實現了規模的快速增長。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該基金的管理規模達到了141.76億元。

一位渠道人士向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確實有部分基金由於短期內銷售過於火爆而緊急限購。有基金經理曾就此公開表示,他的基金開啓限購,正是在考慮到產品預期收益率的基礎上,做出了優先保證持有人體驗的選擇,爲此,他可以接受規模增長方面的部分損失。

純債、中短債加入限購大軍

5月以來,債券市場也有不少基金官宣限購。近日,債券基金更是成爲了限購基金中的主流品種。就在本週,中加豐裕純債、中銀穩匯短債、中加頤智純債、安信中債、萬家添利、興證全球恆惠等純債基金和中短債基金相繼宣佈限購。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19日,5月內宣佈限購的債基超過60只。

其中,部分債基已成爲“櫥窗基金”,例如長盛盛裕純債,最新的限購金額爲100元人民幣;另有部分債基則直接“關門謝客”,例如長信穩興、國壽安保尊恆等。公告顯示,債基限購的主要原因是爲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

對此,金鷹基金基金經理龍悅芳認爲,近期,利率下行過快,導致純債和中短債基金的配置難度加大,或是多家機構宣佈債券型基金暫停大額申購的主要原因。根據券商中國記者此前報道,5月15日起,有關部門調整協定存款和通知存款自律上限的通知正式執行。此次調整意在引導銀行進一步下調存款利率,引導資金流動,儘可能支持實體經濟、降低融資成本。

諾德基金基金經理王憲彪認爲,當前,債券市場的走勢可謂大超主流債券投資人的預期。在他看來,今年債券市場的表現與傳統的分析框架並不一致,時至當下,債券市場一直做多,因此更加需要去深入理解市場的結構。“回顧今年1月至4月的走勢,我們可以看到,債券市場交易的是資產荒的邏輯,不是單純的經濟下行和流動性寬鬆推動的市場走強。”

他表示,債券市場上配置資金較多,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當前我國實體經濟的內生性融資需求修復狀況一般,但貨幣供給同比增速上行明顯,這催生了較爲明顯的溢出效應;二是在大類資產回報率整體下降、債券供需錯配影響下,湧入債券市場的資金可能在不斷增加。

對於債券市場目前的機會與風險,龍悅芳表示,當下債券投資的機會源於經濟復甦弱,流動性寬鬆,降準降息概率或仍存;而當下債券投資的風險主要是資金空轉引發的監管風險。

中加基金認爲,機會方面,短期來看,流動性延續寬鬆,銀行理財配置力量較強,資產荒持續演繹,整體適度拉長久期的票息策略或更佔優;風險方面,基本面風險有限,但當前位置仍需注意賠率已經不高,同時,應關注監管對空轉套利的態度。

王憲彪表示,站在當前時點,由於利率下行較快,不少投資人開始擔憂市場有沒有突然轉向的風險。他判斷,當前時點並不存在市場突然轉向,利率水平大幅攀升的可能。不過,他進一步表示,如果利率進一步下行突破去年10月份低點,短期止盈也尤爲重要,後續還要看是否有進一步的利好消息釋放去驗證自身邏輯。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