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盤後,又一基金更新的淨值出現異常波動。天天基金網顯示,某債券型基金單日淨值上漲超過14%,位居全市場基金單日漲幅首位,創下該基金成立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據天天基金網推測,該基金或出現鉅額贖回。該基金的大額贖回並非個案,近期,債基大額贖回現象頻發,不少債基年內甚至多次公告產品遇大額贖回。公募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債基大額贖回頻現或是部分機構在近期債市回暖中獲利了結導致,也反映出多數機構對債市投資仍持相對謹慎的態度。

單位淨值大幅上漲

5月19日盤後,平安添悅債券更新的最新淨值顯示,該基金A、C類份額單位淨值均跳到1元以上,結束了長期以來的“破淨”狀態,基金淨值單日漲幅均超過14%,創成立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天天基金網提示該基金或發生鉅額贖回。即單個開放日,基金淨贖回申請超過上一日基金總份額的10%。鉅額贖回所產生的大額贖回費在第二個交易日計入基金資產,導致基金單位淨值大幅上漲。

資料顯示,平安添悅債券成立於2022年9月26日,首募金額爲2.01億元,剛好達到基金成立的金額標準“壓線發行”,有效認購總戶數爲445戶。不過,成立後不到兩個月,該基金淨值就跌破1元,基金份額在2022年末僅剩約2083.84萬份,約一個季度淨贖回超過1.7億份。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平安添悅債券最新總份額約爲56.52萬份,其中A份額20.74萬份,C份額35.77萬份,已然成爲“袖珍基金”。業內人士認爲,一般而言,大額贖回對小規模基金淨值的衝擊尤爲明顯,因爲小規模基金本身份額較少,大額贖回產生的費用容易在基金資產中佔較大比重,一大筆額外的錢進入,基金淨值自然會出現大幅上漲。

大額贖回現象頻發

無獨有偶。近期,多隻債基都出現大額贖回現象。5月17日,東吳基金、蜂巢基金分別發佈公告稱,因東吳中債1-3年政策性金融債指數基金、蜂巢添盈純債基金近期發生大額贖回,公司決定提高基金A類及C類份額淨值精度至小數點後八位,小數點後第九位四捨五入。

Wind數據顯示,包括上述兩隻基金在內,二季度以來,已有申萬菱信可轉換債券、長城悅享增利債券、泓德裕和純債、蜂巢豐嘉債券、財通匯利純債債券、東興興盈三個月定期開放債券等超過20只基金(不同份額合併計算)陸續發佈因大額贖回而調整基金淨值精度的公告。其中,蜂巢添盈純債基金更是在年內連發三次相關公告。

華南某公募基金經理表示,多類債券品種前期出現加速上漲,債基的大額贖回有可能是部分機構選擇獲利了結。也有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不少債券型基金尤其是C類基金本身份額就相對較小,即便贖回金額並不大,由於佔基金資產比重較高,也會構成大額贖回,因此會表現爲債基大額贖回現象頻發。

對於債基大額贖回帶來的淨值上漲,有基民直呼“躺賺”,甚至有基民表示期待所持基金遇上大額贖回“賺”一筆。不過,業內人士表示,大額贖回往往會對基金投資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造成影響,不利於基金經理的操作。對於迷你基金,基民還需要警惕大額贖回後的基金清盤風險。

機構債市投資仍謹慎

近期,債市有所回暖,推動不少債券型基金明顯“回血”,更有多隻純債基金單位淨值創歷史新高。債券市場投資關注度提升。在近日發行的債基中,也不乏有產品公告提前結束募集。

儘管債市回暖,但多家機構對債券市場投資仍持相對謹慎的態度。不少基金公司在近期債基淨值上漲中選擇暫停大額申購,避免過多資金追逐行情買入。

有基金公司透露,目前多數機構對債市投資不算很積極,上半年整體態度以“走一步看一步”爲主,這主要是因爲去年的債市回調衝擊給機構帶來的影響較爲明顯,目前大部分機構尚處於恢復期。

前海開源基金固收投資部董事總經理劉靜認爲,債券市場的風險是比較小的,但出現一個大的趨勢性的機會也比較難,主要還是階段性和結構性機會。

創金合信季安盈3個月持有期債券的基金經理閆一帆認爲,今年債券市場的利空信息確實不多,在當前貨幣環境下,債券的投資價值還處於合理空間,將維持既有佈局力度。

流動性依然是不少機構的關注點。諾安基金認爲,市場供需結構和流動性狀況支持目前利差水平,債券利率窄幅波動或繼續維持。當前組合策略建議採取適度倉位槓桿套息,提升資產流動性。招商基金認爲,展望後市,綜合來看,或可維持一定久期和中高槓杆,2年至3年信用品種相對價值較好,永續品種仍有一定利差,會適當減持流動性較低的品種,保持組合調倉靈活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