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轮电动车领域的新势力,小牛电动也正遭遇增长困境。

5月22日,小牛电动披露截至3月31日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Q1,小牛电动总营收为4.2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电动车销售收入为3.6亿元,同比下降32%。报告期内,小牛电动的净亏损为6030万元,同比扩大104%,调整后的净亏损为4610万元,同比扩大183%。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小牛电动从2021年Q4以来的业绩“五连降”。根据年报显示,过去一年,小牛电动总销量为83.2万辆,不仅未完成全年150万辆的销量目标,还同比下滑了近两成。受此影响,小牛电动总营收同比下滑幅度达到38%,并终结了连续三年的盈利态势,全年净亏损4946万元。

竞争对手的业绩表现,更将小牛电动的增长疲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中,作为两轮电动车市场的头部玩家,2022年,雅迪与爱玛的总销量分别达到1401万辆、1077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和24%,而与小牛电动一样主打高端市场的九号公司,全年总销量为82.6万辆,同比增幅高达97%。

2023年Q1,头部玩家的销量进一步增长,其中,雅迪的同比增速为21%,而根据安信证券测算,爱玛的销量增速也达到15%。同期,小牛电动的总销量却同比下滑42%至9.44万辆,其中,国际市场的销量为1.29万辆,同比下滑12%,国内市场的销量为8.15万辆,下滑幅度则超过45%。

对此,小牛电动CEO李彦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2023年Q1,小牛电动的业绩表现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个是去年电池成本上升导致的涨价影响,另一个是新品将集中上市的预期影响。

根据李彦介绍,从去年Q2开始,为了应对锂电池涨价所带来的成本压力,小牛电动将国内产品售价集中上调了7%,但这也抑制了部分用户的购买需求,其中,入门级产品Gova Zero系列销量更是遭遇冲击。根据李彦透露,2023年Q1,Gova Zero系列产品的销售额同比下滑幅度接近9成。

此外,他还表示,小牛电动正尝试通过产品多元化扩大销量。今年5月份,小牛电动在年度经销商大会期间发布了四款新产品,其中,小牛电动下一代旗舰产品 MQiL已经在天猫、京东平台开启预售。不过,鉴于上述新品将在Q2陆续上市,李彦指出,很多经销商因此推迟了进货时间。

按照李彦预计,这波新品有望成为小牛电动打开国内销量的催化剂,此外,产品矩阵的多元化也将有助于提振小牛电动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当前,小牛电动的产品矩阵覆盖电自、电轻摩、电摩、电动滑板车和E-bike等多个品类,其中,国际经销商期待的125cc级电摩的升级版也将在近期上市。

“我们在东南亚市场也在推行换电项目”,李彦表示,这将有助于解决当地用户的充电焦虑。根据李彦介绍,小牛电动已在马来西亚和印尼建设了组装厂,最新的换电项目也将落地马来西亚,合作方包括马来西亚成功集团、雷蛇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在东南亚的门店网络及组装产能。”

不过,当前,小牛电动在海外的经营重点还是欧美等发达市场。根据官方披露,截至2023年5月份,小牛电动在美国拥有约500家零售门店,而在欧洲也已经与400多家合作网点建立了合作。

按照李彦的说法,2023年,小牛电动的目标是重新回归增长通道,其中,除了在产品层面不断推陈出新之外,小牛电动将在国内市场发力营销创新,在海外市场将扩展覆盖地域。管理层预计,小牛电动业绩将逐步回暖,2023年Q2,官方给出的收入指引为8.28亿-9.52亿,同比增长0%-15%。

受此影响,小牛电动隔夜股价收涨9.34%。不过,花旗银行分析师认为,尽管管理层的乐观业绩指引提振了股价,但与主要使用铅酸电池的同行相比,小牛电动的锂电成本压力短期内不会消失,而这将继续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当前,花旗银行已将小牛电动目标价从5.6美元下调至4.1美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