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彭斐    每經編輯 董興生    

受內外部多重因素疊加影響,A股上市公司克勞斯(600579.SH,股價6.84元,市值34.05億元)的全資子公司KraussMaffei Group GmbH(以下簡稱“KM集團”)擬實施調整計劃和效率計劃項目。

5月23日,克勞斯公告披露,公司間接持股的全資子公司KM集團2022年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持續虧損。爲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KM集團擬實施以組織結構優化、組織流程優化、工作崗位精簡、降本提質增效爲核心的調整計劃和效率計劃項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克勞斯的訂單、營收貢獻中,總部位於德國的KM集團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截至今年3月底,KM集團共有員工4890人,在此次調整中,KM集團擬在全球範圍內精簡不超過790個工作崗位,在德國精簡不超過490個工作崗位。

KM集團計提成上市公司去年鉅虧主因

公告顯示,作爲全球橡塑機械行業的領先企業,KM集團是橡塑設備系統解決方案以及服務的領導者,也是全球爲數不多的同時擁有注塑、擠出和反應成型技術並提供相應產品、生命週期服務及數字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在A股上市公司克勞斯體系內,總部在德國慕尼黑的KM集團卻扮演着重要角色。克勞斯由原KM集團借殼天華院而來,2018年底,公司將控股股東中國化工旗下海外資產裝備盧森堡100%股權注入後,更名爲克勞斯。

從發展歷程來看,自2016年中國化工集團收購KM集團後,外界一直期待將其注入上市公司天華院。而在2018年天華院併購注入後,KM的並表對當年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不過,併購帶來的業績增量並未持續。自2019年以來,克勞斯歸母淨利潤已經連續4年虧損,其中,2022年歸母淨利潤虧損16.18億元,比2021年同期大幅增虧。對於原因,克勞斯在2022年財報中直指“是公司重要子公司KM集團持續虧損”。

在財報中,克勞斯對KM集團的虧損給出了兩個原因,其中一個則涉及KM集團計提商譽減值準備。

2016年4月,中國化工集團通過收購裝備盧森堡取得KM集團100%股權,收購完成後,在裝備盧森堡合併報表層面產生商譽4.42億歐元(摺合人民幣34.60億元)。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公司會計政策等相關規定,結合KM集團實際經營狀況,公司於2022年期末對收購裝備盧森堡股權而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並擬計提商譽減值準備10.01億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克勞斯同時提醒:在2022年計提完成後,在裝備盧森堡合併報表層面的商譽價值期末留存額爲23.18億元人民幣。如果KM集團未來經營狀況惡化,則存在商譽減值的風險。

除了10億元規模的計提,另外一個原因則是2022年初俄烏衝突爆發,對克勞斯經營外部影響持續。公告顯示,KM集團業務較爲集中的德國及整個歐洲地區供應鏈緊張、原材料和能源價格顯著上漲、物流運輸瓶頸等問題未獲好轉,部分重要原材料無法按計劃到貨,使得KM集團產品訂單的生產、交付和收入按計劃確認受到明顯影響,綜合導致公司毛利水平較上年同期出現下滑。

公告顯示,2022年度,KM集團營業收入爲人民幣85.86億元,佔克勞斯合併口徑營業收入的82.32%。截至2022年12月31日,KM集團總資產爲人民幣166.38億元,淨資產爲人民幣21.35億元,淨利潤爲人幣-16.18億元。

KM集團將加快佈局中國市場

持續的虧損,也成爲KM集團調整的主要原因。此次調整計劃和效率計劃項目,KM集團明確了總體思路和目標:在全球範圍內優化組織結構、組織流程和員工構成,提高企業整體生產效率和運營效率,多維度降本提質增效,改善盈利能力,提升綜合競爭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工作崗位的精簡是調整的主要部分。公告顯示,本項目下,KM集團擬在全球範圍內精簡不超過790個工作崗位,在德國精簡不超過490個工作崗位。該等崗位爲非生產性業務部門工作崗位。此外,就德國境內而言,2022年9月以來因常規人員變動空缺的工作崗位,如至本項目實施時尚未或不會被填補且可計入本項目下受影響的工作崗位,將納入擬精簡的不超過490個的工作崗位。

值得注意的是,本項目預計將產生約3240萬歐元(按2023年5月23日歐元兌人民幣匯率計算,摺合人民幣約2.47億元)的遣散費、過渡期安置、自願離職補償等費用支出,KM集團將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在2023年度予以計提。

當然,作爲一個涉及全球數百人的精簡計劃,克勞斯和KM集團也有自己轉移戰略重心的考量。克勞斯在公告中稱,KM集團是公司橡塑機械業務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度營業收入佔公司合併口徑營業收入的82.32%,其盈利能力、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直接關乎公司的短期業績表現和長遠發展。

事實上,即便此次計提對上市公司業績產生拖累,但KM集團貢獻的訂單,仍是克勞斯訂單的主要來源。財報顯示,2022年度,克勞斯新簽訂單130.11億元,同比增加11.25%。其中KM集團新簽訂單14.54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107.89億元),同比增加12.63%。

在克勞斯的經營計劃中,KM集團也被擺在首要位置。克勞斯2022年財報提到,公司將以KM集團、天華院、福建天華三家企業爲依託,憑藉在橡塑機械和化工裝備領域的行業領先地位、深耕行業多年的管理經驗,結合自身的市場優勢以及技術優勢,致力於成爲世界一流的橡塑設備和化工裝備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5月23的日公告中,克勞斯稱,KM集團實施本項目有利於優化自身成本結構、改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有利於公司更好地落實長遠戰略規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經營計劃中,KM集團將加大在中國市場的佈局。克勞斯在公司戰略中提到,KM集團將採取一系列戰略發展措施,儘早扭虧爲盈,具體包括:堅定不移地推進中國增長戰略,加快實施各具體項目,通過有效協同,力爭到2024年將中國市場打造成KM集團內最大的單體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