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文章指出,整治AI換臉,當用“法”打敗“魔法”。這個法,是方法、辦法的法。有人說,防騙最有效的一招就是不信,無論對方怎麼“換”、怎麼變、怎麼翻着花樣騙,就是“不聽不信不轉賬”。最關鍵的是,優化“打法”,升級高招,用更有效的方法“破防”。“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對騙子的新招數,我們的反詐術、防騙方法更要優化,總結出富有成效的好方法,並做好宣傳普及,構築反詐防騙的全民陣線。

這個法,也是法規、法律的法。此前,一款主打AI換臉的App很火,“只需一張照片,演遍天下好戲”。但很快,在監管部門約談後,這款App下架,原因很簡單,如此換臉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權。去年12月,《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發佈,對人臉生成、替換、操控,合成人聲、仿聲等都有明確約束。顯然,隨着制度設計更精準,相關立法更健全,AI換臉空間將越來越逼仄。

AI換臉術濫用,也促使大家思考一個深層次問題。新技術不斷面世,帶給了人們便利,但可能被居心叵測之徒非法利用。人們固然不能因噎廢食,但也不能忽略它的雙刃劍效應。如果缺乏應有規束,AI換臉則可能打開潘多拉魔盒。因勢利導,使其趨利避害,這是我們要全力做到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