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不少人都聽說過這一個成語——五子登科,從字面意思就能知道這個成語的含義,就是五個孩子高中及第,寓意非常好,所以經常被用做祝福語。可是大家又知不知道這五個孩子都是誰,又是誰的孩子?

其實,“五子登科”的典故最早被記載在《三字經》中,全句是“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主人公就是這位叫做竇燕山的人,他非常善於教育孩子,所以他的五個孩子都成功地考取了功名。

竇燕山是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本名叫竇禹鈞,生活在五代後周時期。他之所以被稱爲竇燕山,是因爲他的家就位於燕山。竇燕山雖是一位朝廷小官,但小有名氣,因爲他極其愛書,家中有藏書上萬卷,甚至修建了許多間房屋專門用於收藏書籍。

因此,竇燕山是後周時期著名的藏書家。但是真正讓竇燕山美名傳天下的事蹟,是他教育出五個極其優秀的孩子。剛剛我們已經說過,這五個孩子全部都進士及第、金榜題名了,被譽爲“竇氏五龍”。

雖然竇家五子登科人人豔羨,其實在這期間,竇家父子六人都經歷了不少曲折。首先是竇燕山中年得子,據說他曾經做過一個夢,去世的祖父告訴他,因爲其前世作惡多端,這輩子又不常行善積德,註定命中無子。

這讓竇燕山驚愕萬分,不過,夢中的祖父還告訴他,如果他想破除這樣的局面,可以從現在開始多做善事。於是,當竇燕山醒來以後,開始儘自己的力量做善事。不久後,竇燕山的妻子果然陸續生下了五個兒子。

竇燕山有兒萬事足,早已將祖父的話忘在腦後。結果有一晚,竇燕山又夢到了祖父,祖父勸誡竇燕山要好好教育孩子,否則家業遲早會被敗光。因爲有了上一次夢境的警示,竇燕山開始對五個兒子嚴加管教。

更重要的是,他個人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典範,帶領孩子好好讀書,教導他們應該怎樣爲人處世。最終,五個兒子都成長爲知書達理、懂孝忠義的優秀小夥。並且參加科舉之後,每個兒子都金榜題名,留下“五子登科”的佳話。

“五子登科”的故事,其實最主要告訴我們一些道理,就是做人要存好心、做好事,以及教育對人的重要性。爲人父母更是要認真品讀這個典故,不是爲了將孩子教育成怎樣的高材生,而是向竇燕山學習如何將孩子培養成一個各方面都足夠優秀的人,關鍵更在於將其培養成一個“好人”。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