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5月25日訊(記者 陳美)私募“產能”正加速出清。中基協數據顯示,距離本月底僅剩下一週不到,但尚無一傢俬募基金完成登記備案。

《科創板日報》記者看到,最新一批次私募基金的登記備案截至時間是5月4日,但多爲證券私募基金。同時,在5月還有7傢俬募基金因未按清單提交,致辦理狀態處於擱置狀態。

一位股權私募基金人士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私募基金備案的減少,與私募基金新規有關。據悉,該新規將對出資人實行穿透式管理,並於5月1日起施行。

5月尚無1傢俬募基金完成登記備案

自5月1日實施新規後,截至目前,尚無一傢俬募基金完成備案。在中基協公示系統中,記者看到,只有2傢俬募基金爲已反饋狀態,其餘私募基金則是已提交或者未按清單提交狀態。

5月私募基金備案的趨冷,與前兩年形成鮮明對比。數據顯示,2021年和2022年5月,完成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的分別爲71家和54家。而在新增備案空白的今年5月,一共有13傢俬募基金首次提交備案登記,另有67傢俬募基金完成註銷。

對此,上述私募股權人士告訴記者,《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申請材料清單(2023年修訂)》的發佈,影響了私募基金備案的節奏。“穿透後,對私募基金管理人實繳出資比例或實繳金額提出了要求,並且對SPV出資的,要求提供驗資報告或銀行回單。不過,這份新規主要針對證券私募基金,對私募股權基金影響還好。”

但現實中,一級市場融資也同步趨冷。一位FA行業人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今年不光是私募基金遇冷,與私募基金高度捆綁的FA也遇到困難。“過去大的FA機構,比如以太、君義、方創等好像今年都沒什麼‘人氣’,光看國內某大FA就知道,今年只成交8單,去年是30單,2021年爲60單。”

據該FA行業人士透露,今年FA行業可能將是大浪淘沙的一年。“很多人都只是拿基本工資,績效完全沒有,日子特別不好過。”他提到。

國內某大型FA機構發佈的一季度冷暖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一級市場交易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0%。”退出方面,受科創板上市趨嚴影響,中企上市數量也有所減少,這直接影響到投資機構的出手。”此外,行業中超大項目的案子陸續減少。“今年市場上少有大額融資的消息發佈,反映在融資金額上,一季度3億美元融資額以上交易只有12筆,相比去年同期的17筆,下滑29%。而1-3億美元的案子更是從去年同期的55筆下滑到今年一季度的17筆。”

募資難,小型私募基金消失在市場中

無論是成交單數,還是融資金額,與去年同比相比都不盡如人意。爲投資機構提供融資服務的一位FA人士說,“目前,投資機構肯定是過剩了。”

投資機構過剩的背後,實則是一場殘酷的優勝劣汰考驗。南方一位投資人告訴記者,不僅是今年,過去無回報、無新資金、無新投資的“殭屍”基金規模總體上已達到萬億元。這些基金普遍處於一期項目還沒有退出,二期又募資困難的情況。

“今年情況更是如此。以前美元基金盛行時,無論是大型機構還是中小機構都會有美元募資。但隨着美元LP的退潮,今年私募股權基金大都得向人民幣基金看齊。而人民幣基金又多會選擇行業頭部機構,因爲他們有管理規模和優勢企業資源,這讓很多中小機構無緣人民幣基金。”

“由於大型機構的企業資源優勢,成熟公司方便落地;而中小機構投資能力還在驗證中,也沒有代表性投資案例,進一步加劇中小機構在募資中處於被動狀態。”該位投資人士談到,但即便是頭部機構,在募集人民幣基金時也是要配合當地政府戰略,前期做一些企業推介會,向當地政府證明自己投資的產業或者生態能夠與地方戰略協同,與LP達到較高匹配度,逐步取得國資母基金的信任。

另一位硬科技領域投資人則表示,與人民幣基金擁抱時,雙方還要有相同的價值觀。“如果價值觀不一樣,那麼捆綁在一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GP與LP如果意見不合,很難走得長遠,一方面對於LP來說,GP沒有很好完成LP意願;另一方面對GP而言,也將影響下一期基金的募集。”

在普遍募資難的背景情況中,《科創板日報》記者曾在朋友圈看到,有投資人感謝團隊中的個人募資者,“一個月高淨值個人募資近8000萬,請問現在還有多少創投機構可以做到?”

洛克資本合夥人李音臨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不是“殭屍”基金的私募股權基金,應該都有看得過眼的底層資產。“LP選GP除了收益率,即DPI能不能快速回正,投資回報週期是不是特別快,有沒有好的底層資產是重要砝碼。”

“小型私募基金在市場中消失的背後,也是LP更加謹慎了。大家都希望再看清楚一點再下手,而這一‘清楚’既包括底層資產足夠優質,也包含投資機構的寄往投資成果及投資能力。不過,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論,只能說大趨勢如此,最終征服LP的,還是GP的眼光和投資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