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貸後催收標準正在徵求意見,業內:相關機構或適當提高客戶准入門檻,以減少逾期和損失)

每經記者 宋欽章

近日,每經記者從業內瞭解到,關於貸後催收的相關標準正在業內廣泛徵求意見,擬進一步加強對債權人、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合法權益的保護。而就在日前,催收巨頭之一的湖南永雄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永雄集團”)宣佈停業,引起業內關注。

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消息,該協會5月份曾在北京召開“催收國家標準研製與催收業務規範健康發展”工作會,該協會在會上介紹了《互聯網金融 個人網絡消費信貸 貸後催收風控指引》(下稱《催收標準》),該標準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主要起草,目前正處於徵求意見階段。

圖片來源: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全國著名小微信貸專家、中國小微信貸機構業務創新合作機制發起人嵇少峯對每經記者表示,《催收標準》未來的落地主要對從事消費信貸的機構有重大影響,包括銀行、消金及部分互聯網小貸公司。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牽頭起草

所謂“催收”,指的是債務人未按照合同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出現債務逾期或違約時,金融從業機構或第三方催收機構爲引導債務人履行債務清償責任所開展的提醒催告通知服務。

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官網5月15日消息,該協會曾在北京召開“催收國家標準研製與催收業務規範健康發展”工作會,來自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專業催收機構等十餘家行業代表性從業機構參加此次會議。

會上,該協會介紹了《催收標準》的研製工作,與會人員對催收標準逐條進行了討論,就制度管理、人員管理、外包管理、個人信息安全、投訴處理等催收標準的核心內容基本達成共識。與會人員還緊緊圍繞促進催收業務的規範健康發展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下一步,該協會將積極推動發佈催收標準,並同步研究催收從業機構執行標準的評估評議工作,逐步建立催收業務的自律管理工作機制。

根據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公佈的《催收標準》版本,該標準適用於中國境內開展個人網絡消費信貸貸後催收的金融從業機構和第三方催收機構,也可爲其他相關機構提供參考。

在催收對象方面,《催收標準》特別提到,不應對無關第三人催收,還對催收時間和頻次做出了規定。比如,不應在每日晚21時至次日早8時對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催收,與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等另有約定的除外;催收人員應嚴格控制電話催收時間及頻次,不得頻繁騷擾債務人、相關當事人及無關第三人。

此外,《催收標準》還提到,金融從業機構及合作第三方催收機構應使用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在本機構預留的聯繫方式等信息開展催收;在合法、合規、合理範圍內,可藉助債務人自行公開或其他已合法公開的個人信息開展催收;不應使用非法手段獲取債務人及相關當事人的個人信息開展催收。

圖片來源: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據悉,上述《催收標準》由TC180(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主管部門爲中國人民銀行,擬實施日期爲發佈後6個月正式實施,目前正處於徵求意見階段。

事實上,《催收標準》醞釀已久。《催收標準》的編制說明顯示,該文件是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達的2019年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的標準之一(計劃號:20194407-T-320)。據悉,該文件由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牽頭起草,協作起草單位包括民生銀行、招商銀行、北京中關村銀行、百信銀行、網商銀行、陽光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小贏小貸等機構。

業內:相關機構或適當提高客戶准入門檻,以減少逾期和損失

針對《催收標準》未來的落地,全國著名小微信貸專家、中國小微信貸機構業務創新合作機制發起人嵇少峯對每經記者表示,主要對從事消費信貸的機構有重大影響,包括銀行、消金及部分互聯網小貸公司。“催收行爲的規範,會帶來催收成本的增加和催回率的下降,相關機構或適當提高客戶准入門檻,以減少逾期和損失。”

嵇少峯進一步指出,監管部門也應注意,過於嚴厲的催收限制,有可能滋長逾期客戶的不良心態,導致金融機構的信貸損失,進而影響金融機構的放貸積極性。監管部門對催收行爲的規範,應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好尺度,努力實現借、貸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平衡。

日前,催收巨頭之一的永雄集團宣佈停業,引起業內關注。5月25日凌晨,永雄集團官方微信公衆號突然發佈《告全體員工書》,宣佈從25日起停業。永雄集團稱,該集團多地分公司數名工作人員被警方帶走調查。該消息引起了社會關注。

資料來源:永雄集團官方微信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