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到莫言一段話,深有感觸:

“一輩子都在省着,攢着,不論多摳,錢還是沒存夠。一輩子都在忍着,讓着,怕着,不論多小心,人還是得罪的不少。一輩子都在讀着,寫着,悟着,不論多聰明,虧還是沒少喫。一輩子都在覺醒中,成熟中,成長中,不論多淡定,遺憾還是有。

回頭看,除了蒼老的容顏,漸長的年齡,滿腹的心酸,還有什麼真正屬於自己?所以想開了,什麼纔是生活,只有自己高興了,那纔是生活。”

人活着,真的不易。

從小,我們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享受生活的美好。

卻從沒想過,看似歲月靜好,其實是爸媽在負重前行。

即使生活有諸多不如意,但父母,已盡了他們的全力。

成長的路上,十多年的求學生涯,我們莘莘學子,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還被內卷着,上各種學習班,就爲了升學的分數線。

但當有一天,我們直面了金錢的壓力,社會的無情,人情的冷暖,才深深懂得,別人的屋檐再大,也不如自己有把傘。

所以,我們開始焦慮,有了娃後,也開始拼命雞娃。

不是不疼孩子,而是現實殘酷,孩子若不喫學習的苦,將來就要喫夠生活的苦。

一輩子,誰的人生不是這樣,在社會的內卷中掙扎求存?

羅翔老師有句振聾發聵的話:

“要麼努力到出類拔萃,要麼就懶得樂天知命,最怕見識打開了,可努力又跟不上,骨子裏清高至極,性格上卻軟弱無比。”

人生最怕高不成,低不就。

該拼命努力的時候,跟不上,該斷舍離的時候,又不甘心。

說真的,誰不向往好的生活?這無可厚非。

但現實卻往往是,才華撐不起野心,能力駕馭不了目標,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

人生這場孤旅,我們時常都在與自我博弈。

生活最大的消耗,其實是內耗。

決定了就不要後悔,選擇了就不要猶疑,努力也不要捨不得出力。

想要的生活,要麼一往無前,去拼搏,去奮鬥,不糾結,不畏懼;

要麼樂天知命,去坦然接受,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生活的不完美,並且心平氣和。

這兩種生活態度,都是活明白了的人。

他們從心底知道自己要什麼,該做什麼,坦然接受生活的一切贈予。

大半生已過,我們才發現,一輩子都省着,攢着,不論多摳,錢還是沒存夠。

一輩子都忍着,讓着,不論多小心,人還是得罪的不少。

一輩子都讀着,悟着,不論多聰明,虧還是沒少喫。

一輩子都在覺醒中,成長中,不論多淡定,遺憾還是有。

除了蒼老的容顏,漸長的年齡,滿腹的心酸,還有什麼真正屬於自己?

我們奮鬥一生,帶不走一草一木;我們執着一生,帶不走一絲虛榮愛慕。

三千繁華,百年後,不過一捧黃沙。

唯一屬於我們的,只有活着的每一個瞬間。

所以,想要的,就去爭取,得不到的,就要隨緣。

別讓自己活得太累,別太委屈自己。

生活,不爭高低,只爭朝夕,只有每天過得開心,那纔是值得的生活,不是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