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黎華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日前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工作重點從“治亂”轉向更深層次的“提質”,證監會將健全防範打擊財務造假的長效機制,針對嚴重舞弊、資金佔用等重點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加大對“關鍵少數”和中介機構的立體化追責力度。

王建軍是在日前舉行的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年會暨2023中國上市公司峯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指出,去年底,新一輪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方案已經啓動實施,工作重點從“治亂”轉向更深層次的“提質”,挑戰更大、任務更重,必須克服困難,多管齊下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一要固本強基,構建好用管用的法規制度體系。要科學設計監管法規體系,推動出臺上市公司監管條例,通過“補齊一批、修改一批、理順一批”,對現有規則進行整體性重構,不斷提升上市公司監管法規的體系化、規範化、科學化水平。

二要聚焦問題,規範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要大力抓好公司治理監管,強化“關鍵少數”治理意識,加強內部監督制約,健全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常態化機制,積極引導各類主體有效參與公司治理,推動上市公司治理再上新臺階。

三要樹牢導向,培育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要推動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嚴格把好市場入口關,不斷增強制度適應性,引導市場資源更多向科技創新企業傾斜,更好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四要懲防結合,從嚴打擊財務造假。證監會將健全防範打擊財務造假的長效機制,針對嚴重舞弊、資金佔用等重點問題,開展專項治理,加強線索發現、檢查、處置的全流程監管。強化財務造假案件的行刑銜接,加大對“關鍵少數”和中介機構的立體化追責力度,對參與造假的其它主體一併納入打擊追責的範圍,打破造假的生態圈。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但上市公司自身是內因,是責任主體,也是最終受益者。”王建軍強調,上市公司要擔起高質量發展的主體責任。一是不造假。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的生命線,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首先要解決信息披露真實性的問題。二是不背信。上市公司的實控人、大股東和董監高要忠實履行信義義務,強化誠信契約精神,重視業績承諾履行,不做侵佔資金、違規擔保、利益輸送等任何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的事情。

三是強主業。四是謀創新。上市公司作爲要素集成中心、成果轉化中心,要主動站位國家發展戰略需要,用好資本市場這個“助推器”“催化劑”,科學謀劃創新活動,提高創新的針對性、有效性,爲重點、關鍵領域的技術突破作出貢獻,推動“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五是重回報。實控人、大股東要始終敬畏投資者、尊重投資者、保護投資者,保持好“上市”初心,牢記上市不是終點,而是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

王建軍還表示,中國上市公司協會要認真落實《關於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見》,探索開展獨立董事履職評價工作,加快獨立董事信息庫建設。搭建綜合培訓平臺,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組織上市公司互學共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