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 齊永超

近日,受相關產品價格上調、海外芯片巨頭英偉達股價創新高等因素帶動,A股芯片股也迎來強勢表現,部分標的更是紛紛聯手漲停。而在這背後,不少個股都有國家大基金的加持。作爲專注投資於芯片產業的重量級主題基金,國家大基金也有一些新的動態,那麼,又有哪些個股正在被其所愛?

大基金又賺了

參與通富微電定增浮盈一個“小目標”

對於國家大基金,市場已經不再陌生。早在2014年,爲推動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即國家大基金宣告成立,資料顯示,大基金一期募資1387億元。在五年投資期之後,即自2019年,大基金一期按照其自身規劃,開始分階段退出。2019年同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即大基金二期宣告成立,募資成功超過了2000億元。按照規劃,大基金二期主要圍繞IC 設計、設備和材料等方向實現了全方位突破。

近來,大基金二期正在以增資、首發戰略投資配售以及參與定增等方式對芯片公司開啓進一步“買買買”行動。

5月29日,A股多隻芯片股漲停,如通富微電,公司股價收盤報收24.21元/股,收出“10cm”漲停。

事實上,自5月以來,通富微電股價即開啓了強勢反彈,區間累計漲幅超過30%。在通富微電背後,就有國家大基金佈局其中的身影。

通富微電主營業務爲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據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營業收入爲209億元,佔比達97.99%。5月15日,通富微電此前的一項定增限售股份迎來解禁,在解禁名單中,大基金二期就現身其中,其該次解禁數量爲2051.98萬股,以解禁日收盤價測算,解禁市值約爲39767萬元。

曾於2022年11月,通富微電增發18419.97萬股、募資總額26.93億元的定增落地。大基金二期當時耗資30000萬元認購了公司2051.98萬股股份(見表1)。

對於該筆定增,大基金二期的收益狀況整體可圈可點。結合投入資金以及最新解禁市值測算,大基金二期已浮盈9767萬元,接近一個“小目標”。

此前,大基金二期也曾參與過多家芯片公司的定增,但在定增解禁之後,大基金二期並沒有減持,而是繼續鎖倉持有。

截至5月29日,在通富微電股價收出一個漲停之後,大基金二期有可能仍舊繼續持倉,若以此測算,那麼,大基金二期持倉通富微電的市值已增至近5億元,浮盈接近2個“小目標”。

近期再現“新動態”

新進現身東芯股份前十大股東

繼長江存儲傳出將調漲閃存產品價格後,有消息稱三星電子、SK海力士也將跟進上調3%~5%漲幅。受漲價預期等刺激,5月中下旬以來,存儲芯片概念股迎來暴漲,如睿能科技在5月19日~5月29日連續收出7個漲停,東芯股份在5月10日以來累計上漲接近30%。

在存儲芯片概念股異動上漲背後,大基金二期早已前瞻性的佈局其中。

近期,東芯股份披露了一項股份回購計劃,在其同步披露的大股東最新持倉信息中就劇透了大基金二期的調倉動態。

5月9日,東芯股份審議通過了《關於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方案的議案》,擬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人民幣10000萬元(含),不超過人民幣20000萬元(含)。東芯股份表示,回購股份主要基於對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長期價值的合理判斷,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公司員工的積極性。

在東芯股份披露的截至5月10日的前十大無限售條件股東持股中,大基金二期以329.69萬股的持倉量位列其中(見表2),且以新進姿態成爲第8大流通股股東。

東芯股份主營業務爲存儲芯片研發設計,產品廣泛應用於網絡通信、監控安防、消費類電子、工業與醫療等領域。近階段,隨着存儲芯片概念升溫,投資者紛紛在互動平臺詢問公司存儲產品相關佈局情況,對於投資者關注的存算一體化芯片,東芯股份表示,在上市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之一的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中,包含了存算一體化芯片的研發方向。

事實上,大基金二期早在東芯股份上市時就已佈局其中。東芯股份於2021年12月上市,當時,大基金二期參與了公司的首發戰略配售,投入9950.25萬元,獲配329.69萬股,該筆股份已於2022年12月迎來解禁。而解禁之後至今,大基金二期的持倉數量並未發生變化。

一季度持倉股表現不俗

有標的創造超10億浮盈

從芯片公司此前披露的一季度股東持倉來看,不少公司前十大股東中均有大基金二期的身影。而因爲堅守持股,部分公司正在爲大基金二期創造不俗的浮盈。

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大基金二期共出現在12只股票前十大股東之中,合計持股市值超過180億元,其中,持倉中芯國際、中微公司、滬硅產業、佰維存儲等單隻個股的市值均超過10億元(見表3)。

二季度以來,大基金二期所持倉個股多數迎來上漲,如佰維存儲、中微公司、北方華創等漲幅均超過10%。佰維存儲二季度以來累計漲幅最高,超過70%(見圖1)。

佰維存儲是一隻於2022年12月上市的新股,其主營業務同樣爲存儲芯片,佰維存儲最新表示,針對智能汽車前裝市場公司已推出車載eMMC、UFS、LPDDR以及BGASSD等嵌入式存儲芯片,目前處於客戶驗證和導入階段。截至一季度末,大基金二期持有公司3688.54萬股股份,而該股份爲首發限售狀態,於2024年9月纔將迎來解禁。以截至5月29日的收盤數據來看,大基金二期所持佰維存儲市值相較於一季度末已增加超10億元。

整體來看,大基金二期對於上述公司均爲連續多個季度無變動式持股。如中芯國際,大基金二期曾於2021年三季報新進現身前十大股東,截至2023年一季報,持股數量一直未變,均爲12745.81萬股,再如中微公司,大基金二期曾於2021年年報新進現身前十大股東,截至2023年一季報,持股數量同樣一直未發生變化,均爲2444.03萬股。

而這種堅守也多迎來了“收穫”。如在大基金二期持倉中芯國際期間,中芯國際股價出現深“V”反彈,如在2020年7月上市之後至2022年4月底,中芯國際股價累計下跌50%,2022年5月~2023年4月,公司股價觸底回升,期間累計漲幅一度超過60%(見圖2)。

大基金二期的動態一直受到投資者密切關注。如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有投資人近日向立昂微問詢是否與國家大基金二期存在合作;上海新陽不久前回應投資者關注的相關問題時表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二期的設立對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會有重大推動作用,不會放棄任何尋求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二期的投資參與機會。

目前來看,無論對於投資者或上市公司而言,大基金已經成爲了一個不可忽視的“主力”。那麼,大基金後市還會有怎樣的佈局調倉動態?我們對此也將持續關注。

(本文已刊發於5月27日《紅週刊》,文中提及個股僅爲舉例分析,不做買賣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