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5月28日,經歷1小時59分鐘飛行,由C919大型客機執飛的東方航空MU9191航班從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起飛,平穩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標誌着國產大飛機C919圓滿完成首個商業航班飛行,C919在經歷了從研發、製造、取證到投運的航程後,實現全面貫通。

事件點評:

C919大型客機圍繞“更安全、更經濟、更舒適、更環保”和“減重、減阻、減排”的目標設計。C919採用先進的氣動佈局,超臨界機翼大大提高了氣動效率,超臨界機翼與發動機、機身和吊掛之間採用了性能更爲優化的局部融合設計,進一步提升了C919飛機的經濟性和安全性。C919採用先進的機載系統和發動機,選用的LEAP-X1C發動機是CFM國際公司研發的新一代發動機,具有更好的燃油經濟性和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且更爲安靜。C919實現了先進材料首次在國產民機上的大規模應用,對標波音737和空客A320兩種型號的“競爭對手”,C919上先進複合材料的使用量也更多,達到了12%,在機體主結構上,C919大量使用了世界先進的第三代鋁鋰合金材料,屬國內首次,用量佔比達到8.8%,C919在我國材料領域具有里程碑式意義,新材料的使用使C919減重達7%以上。C919的氮氧化物排放比ICAOCEAP6標準低50%,二氧化碳排放比現役飛機低12%。安全性能一直是C919放在第一位的要素,從頂層設計開始就一直追蹤和瞄準國際最新適航標準及安全標準,2018和2019年波音737 MAX的接連墜毀與攻角傳感器故障有關,波音737只有兩個攻角傳感器,A320有三個,C919有四個,安全設計冗餘度更高。

民機市場需求旺盛。中國商飛發佈的《中國商飛公司市場預測年報(2022—2041)》顯示,未來20年,中國航空運輸市場將接收噴氣客機9284架,其中支線客機958架,單通道客機6288架,雙通道客機2038架。到2041年,中國航空市場將成爲全球最大的單一航空市場,中國的機隊規模將達到10007架,佔全球客機機隊的21.1%。2022-2041年,C919對應的單通道客機需求佔到中國噴氣客機總需求的67.7%。今年4月馬克龍訪華期間,空客與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簽署了160架空客飛機批量採購協議,其中包括了150架A320系列飛機,波音737MAX在經歷5個月內連續兩次墜機後遭受了沉重打擊,未來國內單通道客機市場C919有望替代波音737系列成爲主要玩家,考慮到波音737系列國內保有量較高並且普遍機齡較大,替代空間巨大。

未來C919國產化率仍然會不斷提升。在飛機制造中,技術含量和成本佔比最高的是結構系統、發動機系統和航電系統這三個部分。C919的結構系統由中國商飛設計,多家國內企業一起製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選用的發動機LEAP-X1C則由美、法合資公司CFM提供,航電系統由中美合資的昂際航電公司提供。我國另一款大飛機運-20軍用運輸機已經實現大批量投產和服役,包括髮動機在內基本實現全國產化,隨着該機相關發動機、飛控、航電、液壓、雷達、起落架等系統的不斷完善,完全可以借鑑和遷移作民用。未來計劃裝備大飛機的“長江1000A”發動機正在研製中,2019年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已經實現了“幹噴溼仿T-1000級超強碳纖維的核心技術突破”,代表中國在高端碳纖維領域已經完成了重大的技術攻關,航電系統中客艙核心控制系統和信息系統是國產研發的子系統,打破了西方在此領域的壟斷地位,邁出了航電系統國產化的第一步,未來C919運營過程中,飛機必將不斷經歷完善、改型和升級等過程,C919作爲牽引產業鏈發展的平臺,將有效帶動產業技術升級,不斷提升國產化率。

投資建議:建議關注航空發動機發產業鏈和先進複合材料產業鏈。1)航空發動機產業鏈:航發動力航發控制、航宇科技2)先進複合材料產業鏈:中航高科

風險提示:C919交付不及預期;C919國產化率提升進度不及預期;民機市場需求不及預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