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剛剛獲得控股股東注入優質水電資產的華能水電(600025),隨即開展大規模投資。

華能水電(600025)5月30日晚間公告,公司擬在西藏地區投資建設水電站項目,項目裝機容量260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12.81億千瓦時,工程總工期132個月(不含籌建期),按2022年三季度價格水平計算,工程總投資583.81億元。

華能水電指出,該水電項目建設經濟指標可行,後續配合瀾滄江上游西藏段清潔能源基地其他電源外送,有利於提升公司市場核心競爭力。項目建成投產後,公司裝機容量和產能將進一步擴大,對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積極影響。

作爲中國華能集團旗下的水電上市平臺,華能水電統一負責瀾滄江干流水能資源開發。自2022年以來,瀾滄江流域來水整體呈前高後低態勢,特別是一季度瀾滄江流域來水同比偏枯約一成,使得華能水電上網電量下降影響營收。但華能水電通過嚴控費用,使得今年一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同比增長8.25%至8.03億元,實現經營效益的提升。

業績回升同時,華能水電披露,公司擬在西藏地區投資建設水電站項目。項目已於今年4月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覈准批覆。目前項目技術可行,各項條件已基本落實,項目風險可控,已具備項目投資及開工建設條件。

據瞭解,該項目建設資金由資本金和負債融資兩部分組成,資本金佔工程總投資的30%,由華能水電所屬全資子公司華能瀾滄江上游水電有限公司根據項目年度投資計劃投入。其餘爲負債融資,由華能水電以項目融資方式從國內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貸款等方式融資。

華能水電錶示,項目建成後,將提供長期穩定、清潔可再生的電力能源,有助於保障我國能源供應安全,增加清潔能源比重,降低化石能源消費。

“該項目建設能夠拉動西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將資源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優化當地經濟結構並增加地方財政收入。”華能水電錶示,項目建設對地方財政稅收的貢獻巨大,項目建成運營後,平均每年可向地方財政貢獻稅費超過10億元。項目建設將通過多種途徑拉動西藏地區就業增長,帶動周邊地區科教文衛事業的發展,有利於改善當地基礎設施條件,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地區人民生活水平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華能水電主營業務爲水力和新能源發電項目的開發、建設、運營與管理,盈利主要來自發電銷售收入。目前華能水電是國內領先的大型流域、梯級、滾動、綜合電力開發企業,統一負責瀾滄江干流水能和新能源資源開發。

2022年,華能水電年發電量突破千億千瓦時,持續保持雲南第一,當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和每股收益均同比增加。年報顯示,2022年華能水電全年完成發電量1006.19億千瓦時,同比增加6.59%。已投產裝機容量達2356.38萬千瓦,實現營業收入211.42億元,同比增加4.65%。實現淨利潤68.01億元,同比增加16.51%。

華能水電強調,擬在西藏地區投資建設的水電項目是公司建設瀾滄江西藏段清潔能源基地的重要樞紐,在發揮瀾滄江流域梯級聯合調度優勢,提升梯級水能利用率及綜合發電效益方面作用顯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