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国际儿童节,希望大小孩子都玩得快乐。假如穿越至中国古代,古人怎么玩?

文史作家侯印国告诉记者,留存至今的宋代绘画,尤其是《婴戏图》《货郎图》等主题的画作中,有不少儿童游戏的内容,虽然现存名为苏汉臣《货郎图》的作品,大都是明代宫制,甚至反映的也非现实生活中走街串巷的真实货郎,而是“以政府组织的元宵大型庆典中‘货郎'杂扮表演为蓝本”。

这些图像中的一些玩具,也确实延续了宋代时期的风格,让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儿童玩具的真实图像,其中有的玩具直到今天仍然还在陪伴着新一代的小朋友,有的玩具则难以知晓其名称和玩法,需要学者们去考证。

北宋苏汉臣货郎图轴

侯印国介绍说,大致来说,宋代小朋友的玩具,大体是可以分为仿形类,例如泥土做成的小人物、小动物、小房子之类;仿乐器类,例如拨浪鼓、各类小型乐器;益智类,包括各种智力或竞技游戏的道具。

黄胖、山亭儿、磨喝乐……

仿形类新奇玩意儿不少

仿形类玩具最多,在不同的节日流行不同的玩偶,例如元宵节给小孩玩的灯,往往做成小象的形状。清明节前后,在郊外还有卖各种食品和泥土制成的纪念品摊子,叫“门外土仪”,其中很有特色的叫黄胖,是用黄土捏成的人形土偶,是一种玩具,类似今天的不倒翁。

再如山亭儿,是泥制的系列风景人物模型。宋人话本《山亭儿》中写道一位小贩批发了一批“山亭儿”,其中包括山亭儿,庵儿,宝塔儿,石桥儿,屏风儿,人物儿。此外还有玩具小刀、泥捏的花卉水果、泥捏的戏剧人物、鸭蛋、小鸡之类。

此外民间还卖一种专门给儿童做玩具的小秋千,上面有一个团沙做的小女孩立于秋千上,用手推动,也可以往来上下,好的小秋千,上面的小人以木为之,再加以彩画,非常精美。还有的地方卖玩具车马,车轮之类的地方也都可以动。

再如七月七日是七夕,各处都有卖“磨喝乐”的。磨喝乐是一种小孩样子的土偶。这种小土偶被装在一个雕刻精美、饰以彩绘的栏座里,有的还会用红纱或绿纱做成的纱笼装起来。特别精美的,甚至用黄金、珠玉、象牙、翡翠来装饰,价格高的一对要值好几千钱。不管是皇宫大内,还是富贵人家,乃至平民百姓,都会买磨喝乐作为七夕节日重要的节令玩具。很多小孩子还会手执新荷叶,模仿成磨喝乐的样子游戏。

七夕除了磨喝乐,还有很多新奇玩意儿在售卖。有用黄蜡制作的鸭子、大雁、鸳鸯、乌龟、游鱼,都彩绘上色,金线装饰,这些东西和它们模仿的那些动物一样,能在水面上浮起来,就叫做“水上浮”。还有的在一块木板上放置一层薄土,种上粟的种子使其发芽。木板上还放置上小茅屋和花木,摆放一些农家田舍的小物件,看起来是一个农家小村子一样,这种小玩意儿叫“谷板”。还有的在瓜上雕刻出各种花样,叫作“花瓜”。

小佛塔也是宋代流行的小儿玩具,包括苏汉臣《秋庭戏婴图》在内的不少婴戏图中的常客。当时小孩子的游戏中经常有童子礼佛、灌佛的主题,唐代李商隐《骄儿诗》中就有“稽首礼夜佛”的句子。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为苏汉臣所绘的《灌佛戏婴图》中,庭院内四个童子浴佛为戏,其中一个手扶诞生佛像台座,一个手拿着水瓶灌佛,一个捧花供佛,另一个双手合十跪地礼拜。明代陈洪绶的《童子礼佛图》表现的也是类似的主题,图中一太湖石竖立,石前放一尊雕琢精致的佛造像和供佛用的铜塔。佛前,二儿童拜佛,一儿童献花,另一儿童跪着擦拭铜塔。

宋苏汉臣(传)灌佛戏婴图

铙钹、拨浪鼓……

仿乐器类玩具风靡

宋代小朋友最常玩的乐器是铙钹,在不少宋画中都可以看到它。钹又作铜钹、铜钹子、铜钵子、铜盘,相类的乐器统称为铙钹。铜造,形如圆盘,中央隆起如丸状,中心穿一小孔,系以布缕,两片互击而鸣奏。日本学者林谦三《东亚乐器考》中认为源于中亚,较早在埃及、叙利亚等地出现,后在波斯、罗马等地流传,大约在北朝以前,作为佛教法器,铜钹已经传入中国。龙门、云冈、麦积山石窟的伎乐中就有其身影。唐宋时候,铙钹在音乐表演中经常使用,十部乐中有七部要用到钹,以燕乐为甚。作为小朋友玩具的铙钹要小很多,在不少婴戏图中可以看到。

北宋苏汉臣《重午戏婴图轴》群婴欢戏

舞旗、击钹、摘荷、捉蜻蜓等等,地面上罗列有不少玩具。

南宋佚名小庭婴戏图,地上有凳子、铙钹、小球等玩具

其他各类小乐器也是宋代小朋友们的热爱,南宋李嵩的《市担婴戏图》中,货郎的担子里大都是儿童玩具,王连海教授曾辨别其中有小鸟、鸟笼、拨浪鼓、小竹篓、香包、不倒翁、泥人、小炉灶、小壶、小罐、小瓶、小碗、六角风车、雉鸡翎、小鼓、纸旗、小花篮、小笊篱、竹笛、竹箫、铃铛、八卦盘、六环刀、竹蛇、面具、小灯笼、鸟形风筝、瓦片风筝、风筝桄、小竹椅、拍板、长柄棒槌、单柄小瓶、噗噗噔等,其中不少是乐器类的玩具。

南宋李嵩市担婴戏图

枣磨、打娇惜、千千车……

这些益智类游戏你可能玩过

苏汉臣的《秋庭戏婴图》中,两个小朋友正在聚精会神玩一种叫“枣磨”的游戏。这个玩具需要自己制作,大致是先要有一个鲜枣,横向切开,把一般的枣肉去掉,露出一半的枣核。然后用三支签子插在枣肉这端,如鼎三足一样做支架,把这个枣倒立起来,这时候那一半枣核朝上,在这个枣核尖尖上安放一根细长条竹篾,在竹篾的两头插两颗小一点的枣儿,两个人分别拨动小枣儿,让竹篾在下面那颗大枣上面快速旋转个不停。

北宋苏汉臣《秋庭戏婴图》

这个游戏对力道和平衡很有讲究,稍不注意就把竹篾转掉下来了。清代乾隆皇帝收藏过这幅图,题诗云“庭院秋声落枣红,拾来旋转戏儿童。丹青讵止传神诩,寓意原存相让风”,他觉得这两个孩子正在谦让,是历史上“让枣”的典故,也就是《南史•王泰传》中说王泰“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群儿竞之,泰独不取。”与孔融让梨是差不多的故事。不知道是乾隆皇帝小时候没有童年玩乐的经历,还是他有意装糊涂以传播“教化”,但他的这番解读显然并不可靠。

《秋庭戏婴图》右下角的鼓墩上摆放有轮盘、宝塔、千千车、棋盒等玩物,下面还有玩具钹。《武林旧事》中记载了一些儿童玩具,“若夫儿戏之物,名件甚多,尤不可悉数,如相银杏、猜糖、吹叫儿、打娇惜、千千车、轮盘儿。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皆他处之所无也。”

扬之水曾考证其中说的“轮盘儿”,就是图中像日晷一样的小轮盘,游戏规则可能是“快拨轮盘使之旋转,待其停止,视横竿一端的小人落在某格,它便可获取得格中的物事,亦即长板上面放着的小物件。”《武林旧事》中提到的打娇惜和千千车都是陀螺,陀螺有两种,一种是带捻子,用手指捻动,叫做千千车,也就是图中鼓墩上右侧玳瑁盘中摆放的那个小陀螺。还有一种是用鞭子抽打转动,这个就叫打娇惜。

侯印国说,今天儿童常玩的滑滑梯,在宋代也能见到,这是一个非常大型的儿童玩具,流传至今的一副南宋《婴戏图》,描绘的就是四个小孩愉快玩滑梯的情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