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6月4日訊(記者 吳雨其)大摩在華佈局正穩步加快。

6月3日,摩根士丹利基金髮布法定名稱變更公告,公告顯示,截至6月2日,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股權變更、董事變更及公司名稱變更的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已完成。這也是繼宏利、摩根基金之後,第三家合資轉外資控股獲批的公募基金。

就在幾天前,摩根士丹利宣佈,近期已獲得證監會覈准設立摩根士丹利期貨(中國)有限公司的批覆。這意味着,大摩在中國市場的戰略版圖仍在擴大。

摩根士丹利基金正式完成更名

公開資料顯示,摩根士丹利是一家成立於美國紐約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是最早進入中國的投資銀行之一。

6月3日,摩根士丹利基金正式官宣公司法定名稱變更,截至6月2日,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股權變更、董事變更及公司名稱變更的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已完成。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爲“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英文名稱由“Morgan Stanley Huaxin Fund Management Company Limited”變更爲 “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 (China) Company Limited”。

此前,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已於2023年2月3日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全資控股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本次股權及相應董事變更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已於2023年6月1日辦理完成,股權交割事宜正在進行中,股權以及董事的實際變更以股權交割完成時間爲準,實際股權交割完成時間以公司屆時公告爲準。

另外,根據公告,摩根士丹利基金網站及郵件域名也將做出相應變更。2023年6月3日起,摩根士丹利基金官方網站域名變更爲“https://www.morganstanleyfunds.com.cn ”。

公告還提到,上述變更後,公司主體和法律關係不變、營業場所不變、聯繫方式不變,原以“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簽訂的合同、協議和債權、債務關係將全部由“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承繼。

“通過全資控股中國公募基金業務,我們將爲蓬勃發展的中國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市場提供更豐富多元的服務,中國市場亦將成爲我們全球投資管理業務增長的重要支柱。隨着進一步加大在華投入,我們會充分利用逾40年的行業經驗,以及在全球開展可持續發展和多元化投資組合管理的專長,幫助國內客戶實現投資目標。”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首席執行官丹辛克維茲表示。

證監會覈准設立摩根士丹利期貨

大摩在中國資本市場的擴展不僅如此,除了公募基金,還涉及期貨。

5月31日,摩根士丹利正式宣佈,已於近期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覈准設立摩根士丹利期貨(中國)有限公司的批覆,將成爲首批在國內新設全資控股期貨公司的國際金融服務公司之一。

待完成工商登記以及監管機構要求的其他相關程序後,摩根士丹利期貨(中國)有限公司將成爲摩根士丹利的全資子公司,總部設在北京。至此,摩根士丹利期貨將自摩根大通期貨後,我國第二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此外,具有外資背景的期貨公司還有瑞銀期貨、乾坤期貨等。

摩根士丹利亞洲首席執行官高浩灃(Gokul Laroia)表示:“這是摩根士丹利在高速發展的中國資本市場中拓展業務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我們期待建立期貨公司並進一步豐富我們的金融服務和產品種類,以滿足全球客戶不斷演變發展的需求。”

外資正加速佈局中國市場

自2020年外資股比限制取消以來,外資巨頭紛紛加速佈局中國公募市場。目前,市場上已經有8家外資獨資公募基金公司。其中,貝萊德基金、富達基金、路博邁基金、施羅德基聯博基金先後成立。泰達宏利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和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則通過合資轉外資的形式成爲境內外資獨資公募基金公司。

此外,證監會顯示顯示,安聯投資已經正式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申請,這一動態表明近年來,隨着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不斷推進,國際知名資產管理公司紛紛加快在中國公募市場的佈局。外資系資產管理公司成爲中國市場上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

期貨方面,外資機構也正逐漸佈局中國市場。2020年6月18日,證監會覈准通過了摩根大通期貨有限公司(簡稱摩根大通期貨)變更股權的申請。此次變更後,摩根大通期貨也將成爲國內首家外資完全控股的期貨公司。此次摩根士丹利期貨獲批後,我國已有2家外資全資期貨公司。

盈米研究院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外資機構的進入將會產生“鯰魚效應”,會對中國本土的公司帶來一定的壓力,推動其進行更高水平的創新和提高服務質量。這將有利於促進中國市場的良性競爭和健康發展,使市場更加透明和規範。

整體來看,隨着中國市場的發展和開放程度的提高,外資企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和影響力將會逐步增大,這也將帶動更多的高端投資業務進入中國市場,還將帶動國內基金公司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推動中國市場提高整體水平。

不過,盈米研究院也指出,外資資管巨頭們進入國內市場以後,很難馬上覆制本土機構長期建立的從投研到營銷的多方位優勢,但是他們自身在一些產品上存在先發優勢。

一位在業內人士看來,國際知名資產管理公司進軍中國市場並非易事,存在“水土不服”之象,尤其是在零售市場方面。對於國內而言,已經擁有豐富多樣的產品類型和不斷湧現的創新產品,爲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工具。因此,外資需要加大投研力度,積極推出新產品,並加快產品發行速度,以滿足市場需求。這樣的努力是必要的,以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中取得成功。

來源:財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