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港股還是A股,最近創新藥的行情可以用慘淡二字來形容。

先有港股康寧傑瑞核心產品臨牀結果被指不及預期資金提前搶跑,再到康諾亞疑新藥申報延期股價閃崩,接着是上週A股貝達藥業腫瘤靶向產品第三代EGFR-TKI貝福替尼被誤傳審批不順,創上市單日最大跌幅,隨後又是再鼎醫藥因臨牀數據而股價大跌。

在“一天殺一隻創新藥”的狼人殺模式下,6月8日,益方生物開盤便一路下跌,臨近中午時幾近20%跌停。

6月8日,界面新聞致電益方生物證劵部,對方工作人員表示,益方生物無未即使的披露消息,無異常情況發生,今日大跌是二級市場暫時波動,建議投資者再關注,看長期股價趨勢。

目前來看,唯一能益方生物大跌存在關聯的還是上週貝達藥業產品貝福替尼被誤傳審批不順。但是在6月1日,益方生物就已披露與合作方貝達藥業甲磺酸貝福替尼膠囊獲批上市的公告。

需要注意的是,益方生物也是直至6月1日與貝達藥業合作的貝福替尼正式上市才擁有了其首款商業化產品。也就是在此之前益方生物的營收一直爲0。這次下跌,也讓益方生物跌破發行價。這樣看,益方生物也有利好出盡的意味。

益方生物目前的核心產品便是貝福替尼。其是益方生物自主研發的一款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用於治療EGFR突變陽性的非小細胞肺癌,而貝福替尼在國內研發和商業化是和貝達藥業合作的。

根據益方生物與貝達藥業於2018年12月簽訂的有關貝福替尼的合作協議,貝達藥業具有獨家在約定區域內進行產品開發及商業化的權利,貝達藥業將在合作協議生效後向公司支付技術入門費,並根據項目研發的進展情況,在重大節點安排研發里程碑付款,上述款項合計2.3億元。當貝福替尼產品上市後,該產品年淨銷售額首次超過協議約定的特定金額標準時,貝達藥業分別向益方生物支付一定數額的銷售里程碑款項。

含益方生物與貝達藥業的貝福替尼在內,國內一共獲批4款三代EGFR-TKI,前三款分別是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豪森藥業的阿美替尼及艾力斯的伏美替尼。

據貝達藥業港股招股書披露的市場數據,2015年,我國EGFR市場規模中,第一代EGFR抑制劑佔據了93.2%的市場份額,到了2019年,EGFR抑制劑份額滑落已至47.8%,第三代EGFR抑制劑的市場份額躍升至47.3%,預計第三代市場份額仍將繼續蠶食。

除已上市的貝福替尼外,益方生物還有4款處於臨牀試驗階段的產品和多個臨牀前在研項目,其中3款產品已獲准開展I期或III期臨牀試驗。益方生物處於臨牀階段的產品分別D-1553、D-0502、D-0120與D-2570。

其中,D-1553是貝福替尼之後益方生物最有希望的手牌,是國內首個自主研發並進入臨牀試驗階段的KRAS G12C抑制劑,該產品亦在美國、澳大利亞、中國、韓國、中國臺灣等多個國家及地區開展了國際多中心臨牀試驗。目前D-1553的國際多中心臨牀試驗正處於臨牀II期試驗階段。

D-0502用於治療雌激素受體(ER)陽性、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陰性的乳腺癌。D-0502正在中國和美國開展與CDK4/6抑制劑哌柏西利聯合用藥的國際多中心臨牀Ib期試驗。 

D-0120是益方生物自主研發的一款尿酸鹽轉運體1(URAT1)抑制劑,用於治療高尿酸血癥及痛風。該產品已在中國和美國完成了多個臨牀I期試驗,在中國進行的一項多中心、隨機、平行對照IIb期臨牀試驗於2022年9月入組首例受試者。

D-2570是益方生物自主研發的一款靶向TYK2的新型口服選擇性抑制劑,用於治療銀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2022年6月,D-2570獲CDE批准開展I期臨牀試驗。

在臨牀前項目,益方生物就包括激酶抑制劑針對腫瘤免疫和多種實體瘤,還有一款蛋白抑制劑針對腫瘤。而不難看出,除了貝福替尼外,益方生物的後續產品管線都還相對早期,最快的一款也不過推進到二期臨牀階段,因而在貝福替尼階段性預期兌現後,益方生物的短期預期幾乎已經不存在了。

在業績方面,益方生物也依然在虧損,據2022年年報,益方生物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虧損爲4.83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虧損爲4.84億元。公司累計未彌補虧損爲20.21億元。

據2022年年報,益方生物研發費用4.6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6.49%。不過早在上市時,益方生物就在研發費用上有爭議。

在IPO前,益方生物的研發費用將持續處於較高水平,最主要的時股權激勵產生股份佔支付費用較大。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益方生物研發費用金額分別爲9592.18萬元、1.33億元、10億元和1.5億元。其中,股權激勵費用佔比分別爲10.81%、22.69%、81.11%和6.78%。特別是,在2022年,一共10億研發費用,就有8億元被用以股權激勵來分掉了。

此外,接下來的7月到9月,益方生物的首發戰略配售股份和首發原股東限售股份也即將引來大額解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