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6月10日訊(編輯 邱思雨) 隨着AI大模型的興起和各類應用的層出不窮,以GPU爲代表的算力芯片供不應求、交期拉長,英偉達也當仁不讓地被推向了“算力霸主”的寶座。今年以來,其股價已上漲160%,市值一度突破萬億美元,相當於四個AMD、七個英特爾

然而,作爲AI的基礎設施,算力芯片環節的“一家獨大”顯然不是有利於行業長遠發展的生態。因此,市場不免將更多的期待寄託於GPU“二號玩家”AMD身上。

就在下週(6月13日),AMD將舉辦名爲“AMD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技術首映式”的活動,以展示其最新的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產品。近日,《福布斯》雜誌還爲AMD CEO蘇姿豐發表特刊文章稱,她正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競賽,想要摘取英偉達的“AI王冠”。

那麼,這位和黃仁勳一樣出生於中國臺灣的硅谷掌門人,究竟有多少分勝算呢?

蘇姿豐的光輝戰績

AMD究竟有幾分勝算?想窺得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應該將時光回溯到CPU時代,重溫“霸主”英特爾和“老二”AMD的競爭,亦或將目光轉向2014年,彼時AMD瀕臨崩潰的邊緣,蘇姿豐剛剛接任CEO。

在分析師眼裏,2014年的AMD是一家“不值得投資”的公司。股價僅2美元,公司筆記本市場份額被英特爾佔據、服務器市場份額大幅縮水至2%,甚至於產品都不能按時交付。但蘇姿豐上任第二天,她便告訴員工:“我相信我們可以打造出最好的產品。”

而後,AMD確立了三條核心戰略:創造偉大的產品、加深客戶信任、簡化公司。終於,在2017年,AMD的Zen系列CPU首次發佈,這款產品也經常被視作AMD的轉折點。蘇姿豐表示,這是她最喜歡的產品。

市調機構Bernstein Research半導體分析師Stacy Rasgon稱:“他們離倒閉的邊緣大概還有6個月的時間,但不知怎麼的,他們挺過來了。他們這個新產品設計直到今天仍在銷售,他們將該處理器核心系列成爲Zen。這招奏效了。這大大改善了他們的業績,使他們止住了市場份額的損失,並最終扭轉了局面。”

2017年至2022年期間,AMD美股股價翻了六倍,大漲626.94%;同期的英特爾股價則累計下跌-2.11%。也正是在2022年,AMD的市值首次超過英特爾。

好戲即將上演

回到當下,英特爾已不復往年風光,在AI GPU時代,英偉達近乎一家獨大。“AI等於英偉達。”研究公司Forrester分析師Glenn O’Donnell表示,“英偉達的地位已經非常鞏固,AMD必須真正提升自己的實力才能克服這一挑戰。”

AMD也絲毫不掩蓋其想要超越英偉達的野心。蘇姿豐在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會上曾表示,AMD已經將人工智能列爲第一戰略重點,並對其實力充滿信心,目前正積極與所有客戶合作,聯合將解決方案推向市場,包括即將推出的Instinct MI300、配備AI引擎的Ryzen 7040系列處理器以及一系列數據中心SoC/ HPC加速器。

事實上,早在今年的CES展期間,AMD就已“劇透”其最新的旗艦加速處理器Instinct MI300正如上文所述,下週(6月13日),AMD還將舉辦名爲“AMD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技術首映式”的活動,以展示其最新的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產品。

除了提升自身的研發實力以外,AMD還通過收購完善了其產品線。去年,AMD豪擲近500億美元收購賽靈思,後者主營業務包括FPGA、可編程處理器等。通過收購,AMD實現了CPU+GPU+FPGA的全方位佈局。

目前來看,AMD的MI300正引發市場各方的巨大興趣。大摩分析師Joseph Moore給出樂觀指引稱,AMD已看到來自客戶的“穩定訂單”,公司2024年的AI相關營收有望達到4億美元,最高甚至可能達到12億美元——這一預期是此前的12倍之多。

“我認爲還有全新階段的AMD,我們必須證明自己是個好公司。”蘇姿豐在近期的福布斯採訪中表示,“如果你展望未來五年,你會看到AMD的每款產品都有AI的影子,它將成爲最大的增長驅動因素。”

滿足AI所有要求的“終極武器”

在AMD即將發佈的產品,MI300性能強大,或將成爲能夠與英偉達一決高下的“終極武器”。蘇姿豐坦言,Instinct MI300加速器能幫助公司佔領市場,其滿足了AI和HPC/超級計算生態系統的所有要求。

從架構來看,MI300是AMD首款結合了Zen 4 CPU與CNDA 3 GPU的產品,也是市場上首款“CPU+GPU+內存”一體化產品。

MI300採用3D堆疊技術和Chiplet設計,配備了9個基於5nm製程的芯片組,置於4個基於6nm製程的芯片組之上,其晶體管數量達到1460億,多於英偉達H100的800億。

算力方面,據華泰證券測算,MI300的性能逼近英偉達Grace Hopper。雖然AMD暫時未公佈MI300與英偉達Grace Hopper在算力上的對比,但相較上一代的MI250X,MI300在AI上的算力(TFLOPS)預計能提升8倍,能耗性能(TFLOPS/watt)將優化5倍。因此,此次MI300的性能提升後有望逼近Grace Hopper水平。

目前,AMD尚未公佈MI300定價,但管理層在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會上曾表示數據中心產品將延續往日的高性價比定價風格,重點關注先把市場打開。公司預計MI300營收將在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放量,2024年持續爬升。

此外,另一AI相關的重要產品是Ryzen 7040系列處理器。AMD副總裁David McAfee日前受訪時表示,AMD在CPU中引入了特殊的推理處理單元(IPU)模塊,專門處理和人工智能相關的負載任務。公司正在考慮在Ryzen產品線中更深入地集成AI,將AI加速器擴展到Ryzen處理器中。

Ryzen 7040系列採用4nm工藝製造,最高可提供8核心16線程的產品。核顯採用了AMD最新的RDNA3架構,最多配備12個CU(768個流處理器),以及收購賽靈思後整合了基於XDNA架構的AI加速引擎。R9 7940HS(Ryzen 7040系列最高端型號)在多線程性能方面,比蘋果M1 Pro快34%;在AI任務處理上,比蘋果M2快20%。

在AI引發的硬件競賽中,英偉達已佔得先機。而AMD不甘示弱,手握着其“終極武器”,勢必要在算力芯片領域掀起一場“腥風血雨”。這家一度瀕臨崩潰,卻逆風翻盤英特爾的公司,究竟能否摘取英偉達的“AI王冠”?讓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財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