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國證券報

6月9日晚間,國聯證券發佈公告,爲響應證監會倡導,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調整定增預案,從70億元下調至50億元,並細化募集資金投向。此前,財達證券也公告稱,擬修訂之前50億元的定增方案的募資的用途。

Wind數據顯示,目前還有中原證券、浙商證券、國海證券南京證券等多家券商的定增、華泰證券中金公司的配股在排隊中。

調整定增募集資金總額

針對此次定增預案的調整,國聯證券在公告中表示,爲響應中國證監會關於證券公司“聚焦主責主業,樹牢合規風控意識,堅持穩健經營,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的倡導,更好發揮證券公司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功能作用,公司結合自身實際和行業情況,擬調減公司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總額、細化現有募集資金投向。

具體來看,調整前,本次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0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進一步擴大包括融資融券在內的信用交易業務規模(不超過20億元);擴大固定收益類、權益類、股權衍生品等交易業務(不超過40億元);償還債務(不超過10億元)。

調整後,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0億元(含本數),扣除發行費用後將用於擴大固定收益類、權益類、股權衍生品等交易業務(不超過35億元);償還債務(不超過10億元);進一步擴大包括融資融券在內的信用交易業務規模(不超過5億元)。

可以看到的是,雖然用於擴大固定收益類、權益類、股權衍生品等交易業務的資金有所減少,但所佔總額的比例卻有所上升。國聯證券對該項募集資金投向也進行了細化:不超過15億元用於非金融企業債券認購,不超過10億元用於全資子公司的保薦業務跟投、私募股權投資、中小企業股權直投業務,不超過10億元用於股權衍生品業務。

針對用於擴大包括融資融券在內的信用交易業務規模的不超過5億元,國聯證券表示,將全部用於支持科創板流動性。

財達證券也調整募集資金投向

此前5月30日,財達證券也發佈類似調整定增公告,雖未調整定增金額,但對募集資金投向進行了調整。

經過調整,財達證券將50億元募資額由投向三方面,改爲投向七個方面:一是用於財富管理業務,不超過5億元;二是用於證券投資業務,不超過5億元;三是用於投資銀行業務,不超過5億元;四是用於資產管理業務,不超過5億元;五是用於私募股權業務、另類投資業務,不超過10億元;六是用於信息技術、合規風控投入,不超過5億元;七是用於償還債務及補充營運資金,不超過15億元。

除了用於償還債務及補充營運資金的投向仍然是15億元,財達證券對業務層面投向做了大調整。調整前僅投向兩融和自營兩大業務方向,而調整後募資投向不再保留兩融業務這一類別,減少了自營業務的比重,改爲財富管理、證券投資、投行、資管、私募股權、另類投資業務投向,還增加了信息技術和合規風控投入。

證監會倡導上市券商

合理確定融資計劃及方式

今年1月份,證監會發布《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在答記者問中,針對上市證券公司公告實施再融資的行爲,證監會表示,已關注到有關上市證券公司再融資行爲。證監會一直倡導證券公司自身必須聚焦主責主業,樹牢合規風控意識,堅持穩健經營,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

“作爲已上市的證券公司,更應該爲市場樹立標杆,提高公司治理質效,結合股東回報和價值創造能力、自身經營狀況、市場發展戰略等合理確定融資計劃及方式,董事會和股東大會要統籌平衡,審慎決策,切實維護各類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同時,證監會也會支持證券公司合理融資,更好發揮證券公司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功能作用。”證監會表示。

Wind數據顯示,除了國聯證券、財達證券發佈定增預案,中原證券、南京證券、浙商證券、國海證券、天風證券也披露相關定增預案,募集資金金額均未超過百億元。此外,中金公司和華泰證券則分別發佈過相關配股預案。

編輯:鄭雅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