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傳媒協會

“大家好! 歡迎來到‘產業數字化: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新引擎’分論壇現場……”6月10日,在2023中國經濟傳媒大會經濟論壇上,AI數字主持人白小綢的精彩開場贏得滿場掌聲,順利把與會者帶入主題研討。

當前,我國數字產業規模穩步增長,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深入推進。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同比名義增長10.3%,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41.5%。

與會人士表示,應與時俱進,合理重塑數字化時代政府與企業的關係。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副祕書長,國民經濟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劉正山表示,公共部門應提供政策和法規引導,創造有利環境,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與生態共享,實現不同產業的融合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形成一體化的政策支持。特別是政府在數字化轉型中需要更多承擔基礎保障責任,創新的事情交給企業來做。

實體經濟的數字化還要擺正政府、企業和市場的關係。劉正山認爲,如何以公共治理體系的創新來促進和服務產業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議題。一是產業數字化轉型需要重新思考市場主體的治理責任,平臺、政府、社會組織需要協同治理;二是政府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不能再堅持“無爲而治”,在堅持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更好地發揮調控作用,堅持“有爲”。

數字化轉型帶來了大量數據的共享交換,各系統之間、各部門之間、內部與外部之間、甚至於各行業之間,這些數據的流動在帶來巨大價值的同時,也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風險。在經濟論壇上,與會企業界人士對此交流看法。

奇安信科集團副總裁夏偉在《以“零事故”爲目標打造產業數字化安全底板》的主題演講中指出,新技術帶來新挑戰,產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確保“安全”至關重要。他說,“傳統IT時代、互聯網時代,安全是短板,哪裏有問題,就補哪裏就可以了。但現在是數字化時代,安全已成爲底板,安全是1,其他是0。也就是說,沒有安全便一失全無。”

北京三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宗貴升在發言時重點提及3D打印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如何做好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經過多年發展,3D打印已經成了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重要利器”宗貴升指出,中國的3D市場空間巨大,市場對於3D打印的期望也非常高,有些上市公司可能銷售額纔不到10億元,但市值已過百億元,市銷率是幾十倍。此外,3D打印的應用範圍也在不斷擴大。

他認爲,要保護 3D 打印的知識產權,一方面可以通過融合區塊鏈技術的方式進行保護,另一方面可以在法律上對原創的知識產權申請專利保護。

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爲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產業升級,成爲實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與會專家認爲,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科技企業要找準定位,服務政府、城市和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積極投身產業數字化藍海,助力數字中國建設和實體經濟發展。

在經濟論壇上,NextHuman唯物科技創始人吳靖仇給大家分享了當數字人遇到ChatGPT,《“好看的皮囊”牽手“有趣的靈魂”是洪水猛獸嗎?》的主題演講。

吳靖仇以唯物科技的虛擬數字人爲例介紹了數字人和AIGC結合,AIGC如何創造好看的皮囊?他說,傳統上建立模型操作複雜,時間週期長,動輒百萬元成本,但現在利用大模型成本大幅下降,不僅幾張照片就可以快速合成一個虛擬人模型,輸入音頻和指定知識庫後,還能讓虛擬人開口,進行交互對話。吳靖仇表示,AI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如今成本正以十倍、百倍速度下降,品質卻以數十倍、百倍速度提升。虛擬人成爲數字員工,AI數字人正在以一種親民的姿態滲透到各個行業,並且進行着可持續運營。

此次經濟論壇上,在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副會長,中國經濟時報社黨委書記、社長王輝主持的圓桌對話會上,劉正山、夏偉、宗貴升、吳靖仇還圍繞“加快發展數字經濟 做強做優實體經濟”進行深入研討。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