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

界面新闻编辑 | 翟瑞民

近日,民政部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结婚人数为683.3万对。自2013年结婚人数达到1346.9万对峰值后,我国结婚人数已连续9年下降。

全国结婚登记数据快速下降的情况近年来广受关注。2019年,中国结婚人数跌破1000万对,此后每年一路走低,2020年跌破900万对,2021年跌破800万对,到2022年跌破700万对。

人口学专家何亚福查询了1978-2022年中国结婚登记对数和结婚率发现,2022年结婚登记对数创下1980年以来的新低。1980年结婚登记数为720.9万对。

统计数据还显示,1981年结婚登记对数从1980年的720.9万对猛增到1041.7万对。何亚福分析,原因可能是新版婚姻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登记更为规范。1981年不但结婚登记对数上升了,而且离婚对数也上升了。1980年离婚对数为34.1万对,1981年上升到38.9万对,1982年进一步上升到42.8万对。

2022年1月,国家卫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473万,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同时,当前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绝大部分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

何亚福告诉界面新闻,近年来结婚人数减少有几个原因:一是年轻人口下降,根据“七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国80后、90后、00后的存活人口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二是由于婚育成本高以及婚姻观念改变等原因导致结婚率下降,根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为25.75岁,女性为24岁;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男性上升到29.38岁,女性上升到27.95岁;此外,结婚成本和疫情因素,对2022年的结婚数据也造成一定影响。

知乎“人口观察”专栏作者“古都闲云”长期关注人口变化趋势,对近7年的季度结婚登记数做过统计分析。他此前向界面新闻表示,适龄结婚规模持续较快下降,奠定了近几年结婚登记数较快下降的基础,而适龄人群的初婚推迟与完成初婚者比例下降,又进一步扩大了初婚登记的降幅;此外,离婚冷静期不止降低了离婚数量,也降低了再婚数量。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结婚对数下降,这一趋势预计将持续一段时间。

何亚福指出,结婚人数下降会对出生人口有负面影响,在结婚登记数据中,与出生人口更密切相关的数据是初婚人数,因为结婚登记人数中还包括部分再婚且已过生育期的老年人,对出生人口没有太大影响。结婚人数下降伴随而来的是初婚人口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一孩出生人口,进而对人口自然增长带来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总量比上年末减少85万,首次出现负增长。

《中国慈善家》杂志此前报道,有消息称今年的产妇建档基本已经完成,大致可以根据建档情况估算出全年出生人数,结论是今年新出生人口不足800万。不过,据界面新闻查询,国家卫健委等官方机构并未定期公开住院分娩建档数。

一位大型妇产医院的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医院每个月都会将建住院分娩建档数据和已经分娩的数据上报地方卫健委,2023年出生婴儿的建档程序在2022年和今年初已经完成,理论上目前已可以推算今年的住院分娩数。另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持续稳定达99%以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