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被捲入“被抓疑雲”的相關光伏企業發佈澄清公告,業內人士對於德國光伏市場樂觀預期未變。

北京時間6月12日下午起,“中企高管赴德參展被抓”、“慕尼黑驚魂10小時”、“被帶走的不止一人”等消息頻出,一時間風聲鶴唳,引爆一連串關於涉事企業和“被抓高管”的猜疑。

北京時間6月13日,被捲入“被抓疑雲”的相關光伏企業也陸續發佈澄清公告和最新進展。

江蘇格林保爾新能源有限公司表示,浦永華確實接受了調查,但目前正常參會。天眼查顯示,浦永華持有江蘇格林保爾新能源有限公司30.60%股份,爲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另一家新三板公司潤達光伏(832391.NQ)發佈澄清公告稱,網傳公司高管在德國被帶走消息不實。“目前董、監、高正常履職,公司生產經營處於正常狀態。特此發佈公告澄清及聲明。”

由於此類“被抓”事件曾在2019年上演過,市場擔憂是否會影響接下來中國光伏企業海外貿易環境。多位業內人士資深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強調,此次事件無關地緣政治,主要中國光伏企業在德國的光伏業務也未受影響。

據我瞭解,此次被問詢的當事人如果確實是中歐光伏雙反時期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與前公司的未了問題有關,被叫過去只是覈實一下,那應該容易結案。只是不知道爲什麼拖了這麼多年還提起處理。”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網傳的疑似光伏企業都是小規模企業,很可能不是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會員單位,協會可能也無法取得進一步聯絡。

“這個作爲個案,不用過度解讀和演繹。”某家一體化頭部光伏組件企業相關人士今天中午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據我所知,我們和其他一線光伏企業都沒有受到影響,也沒被波及。我覺得這個事情有點放大和過度解讀了,實際上德國市場不論政策端還是需求端都沒有產生任何邊際變化。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呂錦標今天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可以確認兩點,一是大企業沒有涉及,二是跟傳言的‘雙反’無關,中歐光伏‘雙反’措施已經在2018年前終止。”

“子彈飛了”幾個小時後的6月13日凌晨 00點58分,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官微發佈緊急澄清公告。

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的《澄清!關於網傳我光伏從業者在德被帶走的消息多有不實》信息,關於媒體報道的中國光伏從業者參加德國慕尼黑國際太陽能技術博覽會時被帶走調查一事,經協會了解,當事人只是協助調查,目前已回到酒店。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強調,這次協助調查的只有其一人,不涉及網傳的多家中國光伏企業,也沒有出現多名人員協助調查的情況。

談及2019年曾發生過的“機場抓人事件”,資深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詳解稱,2012~2017年之間,中德執行價格承諾,類似於“君子協定”,即雖然不徵收雙反稅但是大家要有所約束,以不低於約定的價格執行市場交易,不可擾亂市場秩序。“但是,這中間可能有個別小企業違反了價格承諾,爲了拿單子以較低的售價執行,無法滿足備案,甚至出現做陰陽合同的個例情況。也有的小企業可能因爲不在出口名單內,通過轉到東南亞地區獲取出口資格等等。”

從市場來看,德國的光伏需求仍旺盛。

目前,德國的光伏總裝機容量已超過70GW。以2023年一季度數據看,德國一季度光伏新增裝機量達2.65GW,同比增長69.33%。

據德國聯邦網絡局數據,截至2022年年底,德國累計光伏裝機容量爲67.4GW,2022年全年新增光伏裝機爲7.3GW,同比增長27.8%。

海關總署2023年4月份數據顯示,德國以6.87億元的進口額,僅次於荷蘭,成爲中國光伏逆變器的第二大出口國,當月出口額同比增幅達到364%。

券商機構也對德國的光伏市場需求保持樂觀預期。

“前期由於庫存累積、電價下跌等因素,市場擔心歐洲需求走弱,從德國裝機數據來看,目前歐洲需求仍舊旺盛。在能源轉型訴求及項目良好的經濟性驅動下,需求有望保持較高增速,市場不必過度擔憂。”華創證券分析道。

民生證券電新研究團隊認爲,德國光伏市場快速增長,本土企業支撐力度不足,加之電價與勞動力成本的相對劣勢,產業鏈環節對中國的依賴現狀難以在短期內消解。

談及中國光伏公司在德國經營業務有哪些風險要警惕,呂錦標認爲沒什麼特別的風險。“近幾年,中歐之間在光伏領域的貿易往來還是很良好的。從數據上也能看出來,出口情況很正向,主要的光伏企業也都嚴格按照市場原則進行貿易往來。”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