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又有多家保險公司發佈股權變更計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21年起,保險行業協會共公示65起股東變更計劃,2021年共有31起、2022年共有18起、2023年至今共有8起。

在2023年的多起股權變更中,最受矚目的當屬“雙向奔赴”的易安財險與比亞迪。

5月9日,在原銀保監會批覆後,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正式受讓易安財險10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爲100%。國內首家進入破產重組程序的保險公司易安財險終於重獲“新生”,新股東比亞迪也成爲國內首家獲批全資控股財險公司的車企。

幾家歡喜,幾家愁。找到資金雄厚、資源匹配、擁有自身優勢的新股東對保險公司來說並非易事。記者注意到,除保險行業協會所示股東變更計劃外,亦有多家保險公司通過公開掛牌的方式徵集股權受讓方。

例如,近日,錦泰財險發佈公告稱,公司接到公司股東國投資本,擬於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其所持公司2.2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20%)轉讓底價爲3.53億元。

不久前,北部灣財險第八大股東武鋼集團同樣於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其所持3000萬股股權。值得關注的是,這是該筆股權的第二次掛牌,此前,武鋼集團擬以4766.21萬元底價出清股權,以流拍告終。此次,該筆股權再度“上架”,交易底價僅爲4289.59萬元。

從股權轉讓方看,自2021年以來,保險公司股東清出手中股權多是因爲公司戰略變更、經營方向調整及母公司回購。此外,亦有部分公司由於經營不善將手中的保險股權質押、拍賣。據統計,2021年至今的股權變更公告中,已有多家公司股權經由法院裁定、通過“以物抵債”形式交易變更。

從股權受讓方看,除新能源車企外,地方國資同樣是險企增資擴股的主要對象。例如,中原農險擬引入國資,增發19億股,增資股份由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河南農開產業基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認購。

新能源車企積極入場 比亞迪全資收購易安財險

2018年,原保監會曾發佈《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以提升股東入場門檻。

此後,監管層對於險企股東的審覈從嚴,陸續發佈《保險集團公司監督管理辦法》、《銀行保險機構大股東行爲監管辦法(試行)的通知》、《關於保險資金財務性股權投資有關事項的通知》等文件,在鼓勵優質資本參與保險機構優化股東結構的同時,加強股東資質和入股資金審查。

儘管政策收緊,入場困難,但仍有企業看好保險行業未來場景,通過收購股權方式獲得“入場券”。比亞迪即是此類企業的代表。

5月9日,原銀保監會發布公告稱,同意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受讓易安財險10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爲100%;同時,易安財險原股東深圳市銀之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光匯石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不再持有易安財險股份。

事實上,新能源車企佈局保險行業並非新鮮事。此前,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比亞迪、理想、蔚來、小鵬、特斯拉等新能源車“第一梯隊”成員均在保險行業有所佈局。

例如,小鵬汽車於2018年成立廣州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特斯拉於2020年成立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理想汽車旗下全資子公司於2022年6月收購全國性保險中介銀建保險經紀100%股權,更名爲北京理想保險經紀有限公司;蔚來於2022年10月收購匯鼎保險經紀公司,獲得了保險經紀牌照。

但從牌照性質來看,其他新能源車企通過收購方式獲得了中介機構牌照,其展業範圍受到限制。比亞迪全資收購易安財險股份之所以引起行業關注,是因爲其通過全資收購股份的方式獲得了一張在新能源車企領域罕見的保險牌照。

此前,東吳證券研報指出,新能源車企入局新能源車險市場優勢明顯,存在簡化新能源車理賠流程、設計創新性車險產品和壟斷新能源汽車銷售等優勢。另一方面,佈局保險行業,新能源車企面臨的諸多挑戰不容忽視,除了牌照監管方面的高門檻,保險儲備金及線下服務網點所需要的巨大資金投入、線下救援查勘定損等能力積累,均是主機廠切入保險業務所要面臨的挑戰。

地方國資加碼 芒果超媒擬入局保險業

從股權受讓方看,熱衷於入局保險業的不僅有新能源車企,地方國資傾向於入股當地保險公司。

近日,中原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原農險”)發佈公告稱,公司擬增發18.91億股,擬增資股份由兩家河南省國資企業認購,分別是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河南農開產業基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早在今年2月,中原農險發生過股權轉讓,漯河市郾城區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漯河農信社)通過“以物抵債”的形式取得中原農險1.422%股權。而本次增資引進的河南投資集團爲漯河農信社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爲95.93%;河南農開產業基金則是中原農險第一大股東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無獨有偶,2月,財信吉祥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財信吉祥人壽)披露的新一輪增資擴股方案顯示,本次增資擴股對象不僅面向公司現有股東,還將引進外部投資者。值得注意的是,財信吉祥人壽擬向外部投資者芒果傳媒有限公司增發400660011股,增資後持股比例爲8.01%。芒果超媒的實際控制人則是湖南省國有文化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從類別來看,國資入股險企涉及農險、壽險等多種險種。以中原農險爲例,無論是河南投資集團,還是河南農開產業基金,其實際控制人都是河南省財政廳。對於險企而言,國資入股不僅意味着增資“補血”,緩解險企面臨的資金壓力等,或許還意味着將獲得政策傾斜和資源扶持。

賣場“遇冷” 多家險企股權遭遇流拍

有人歡喜、有人愁。記者注意到,除保險行業協會所示股東變更計劃外,亦有多家保險公司通過公開掛牌的方式徵集股權受讓方,部分保險公司股權“遇冷”,在掛牌多日後依舊無人問津。

全國產權行業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信息顯示,武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鋼集團)將以4289.59萬元的轉讓底價出售北部灣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以下簡稱北部灣財險),信息披露起始日期爲5月31日。

據悉,這是該筆股權的第二次掛牌。2022年末,武鋼集團以4766.21萬元的低價擬轉讓股權,如今再次掛牌出售,其交易底價已是此前轉讓價格的9折。

5月24日,錦泰保險第二大股東擬轉讓所持20%股權,掛牌底價爲3.53億元,轉讓方爲國投資本控股有限公司。

此外,阿里司法拍賣平臺顯示,5月11日,重慶市公路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安誠財險1.71億股股權被拍賣,競價週期爲1天。5月12日上午10時,安誠財險1.7137億股股權的拍賣正式結束,因無人出價,最終流拍。

記者注意到,保險公司自身的經營狀況或對其股權“含金量”產生影響。

以上述股權流拍的安誠財險爲例。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安誠財險保費收入增速波動幅度較大,分別爲-0.82%、9.52%、-15.35%、8.72%、9.06%。淨利潤方面,安誠財險2018年至2022年相應數據爲0.37億元、-4.3億元、0.09億元、0.41億元、0.29億元,淨利潤規模未突破1億元。

償付能力上,安誠財險2023年第一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與核心償付充足率指標均爲233.69%。然而,2023年1月,監管部門對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數據失真情況進行通報,安誠財險被指出償付能力數據真實性存在問題。

從轉讓原因看,自2021年以來,保險公司股東清出手中股權多是因爲公司戰略變更、經營方向調整及母公司回購。此外,亦有部分公司由於經營不善將手中的保險股權質押、拍賣。據統計,2021年至今的65起股權變更公告中,共有8家保險公司股權經由法院裁定、通過“以物抵債”形式交易變更,佔比高達12.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