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_Summary]電力智能運維領軍者。公司以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技術、數字孿生技術和無人機技術爲核心,面向電力、水利和軌道交通等領域提供專業的

多源感知、邊雲協同的立體巡檢產品及解決方案。電力行業爲公司營收主要來源,業務主要集中在輸電、變電、配電的智能運維管理領域,其

中輸電線路智能運維解決方案主要由人工智能算法平臺、大數據挖掘分析平臺、輸電智慧物聯平臺、智能監拍裝置等核心產品構成,公司在行業內具備領先地位,2022年收入爲5.60億元,營收佔比83.52%。

輸電智能運維目前滲透率低空間大,國網南網積極推動智能化建設。截至2020年末,國網及南網110kv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爲139.05萬千米,假設按照平均5%的年增長率,2022年末我國110kv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約爲153萬千米,假定智能監測設備安裝間距爲250-500米,市場需求量在300萬臺以上,當前滲透率僅爲20%左右,市場仍有較大存量空間。我國積極推動電網智能化建設,《“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加快電網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2021年2月國家電網正式下發《輸電線路通道智能監拍裝置技術規範》,相關標準由試點正式成爲規範,進一步促進市場需求。

水利軌交領域取得突破,前期投入逐漸取得成果。公司在深耕電力領域的同時積極佈局水利、軌道交通領域。在水利領域,公司自主研發具有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功能的數字孿生智慧水利四預系統產品體系。在軌道交通領域,公司結合中國智能高鐵體系架構2.0規劃,通過對場景的多維數據採集和AI智能分析,爲客戶提供智能化的運維解決方案。2022年,公司水利訂單2800萬元,預計23年公司水利軌交領域將取得較大的突破。

積極應用AI技術,有望開發出基於大模型的垂直領域模型。公司以“人工智能+行業”爲戰略方向,推動人工智能在電力、水利、軌道交通等特定場景的深度應用,率先實現人工智能在電力領域的落地應用。公司擁有一支接近100人的人工智能研究團隊,積極進行AI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電力巡檢爲AI大模型重點應用領域之一,公司深耕電力智能運維領域多年,積累了大量行業數據與經驗,有望在大模型基礎上開發出基於行業的垂直模型,助力業務新一輪增長。

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23-2025年營收分別爲8.74、11.74、15.74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爲30.28%、34.30%、33.99%;歸母淨利潤分別爲0.71、0.96、1.39億元,對應2023-2025年EPS分別爲0.46、0.62、0.90元。

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電力投資不及預期、水利軌交業務拓展不及預期、AI應用不及預期的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