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比賽清清朗朗,賺錢敞敞亮亮,足球友誼賽以及圍繞它的一切,本該如此簡單。但6月中旬的梅西中國行,在阿根廷澳大利亞比賽終場哨響之前,種種運作只凸顯了四個大字:大失水準。

取消線下球迷互動、線上直播匆匆15分鐘、各路主播或企業蹭流量……“宅在酒店的梅西”成了此行最大的網絡梗,也成了粉絲的最大遺憾。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見縫插針的各路“商業運作”,雞賊綽綽有餘,誠意統統不足。

文體不分家,體育是競技,也是大衆娛樂,頂級賽事和體育明星自帶商業光環,遑論商業屬性濃郁的邀請賽友誼賽。“綠茵場上滾動的不是足球,而是黃金”,這是產業共識,放到梅西身上,倒也不必遮遮掩掩。

談理想、談人生、談職業時期的梅西,尚且顧及相匹配的球員身價和商業價值。參照喬丹、李寧、貝克漢姆等體壇前輩的路子,球王榮譽加身的今天,遠離歐洲頂級聯賽的梅西,到了競技生涯的補時階段,卻很可能剛剛開啓真正的商業輝煌。

所以,消費梅西,不只是各路資本和團隊的最愛,除非完全拒絕,梅西本人也得“消費梅西”。

尤爲重要的是,以往聚焦競技水平的時候,消費梅西可以得過且過,“社恐球王”稍微配合也就夠了。如今無論梅西本人、團隊,還是粉絲、品牌,都對梅西有了“第二階段”的訴求:離競技越來越遠,離商業越來越近。

但此次梅西中國行,賽事之外的動作顯然是不合格的。

有報道指出,主辦方缺乏體育賽事運營經驗,低估了球迷熱情而遭遇安保壓力,以致於後續一系列活動皆受影響。而在寥寥無幾的互動項目上,平臺各懷小心思,飄忽不定的節奏、戛然而止的直播,壓力傳導至梅西本人肉眼可見的緊張侷促。只能說明,臺上15分鐘,但功夫確實沒有做到臺下。

消費梅西,這纔剛剛開始。情懷、友誼、熱愛可以構成消費梅西的成色,但專業、誠意、能力,特別是讓商業行爲順理成章“皆大歡喜”的那部分功力,梅西要升級、團隊要升級,主辦方和各路平臺更要升級。

舉一的目的是反三。疫情管控政策調整之後,阿根廷國家隊是首個訪華的豪門球隊,滿懷期望的球迷,在家門口碰了莫名其妙的釘子,失望在所難免。

有人給此番消費梅西算了一筆賬,主辦方能不能賺到錢?但消費梅西,又豈只是財務上的收入減去支出。商業所包含的要素,本就包含品牌或項目的美譽度和可持續性。梅西不希望做一杆子買賣,圍着他打轉的企業當然也懂這個道理。

無論如何,中外體育文化交流很重要,也將更加頻繁,對於豪門球隊(團隊)、主辦方、運營方、媒體平臺、贊助商等方方面面的角色,一場場久違的考驗都將接踵而至,不易但必行之。

北京商報評論員 張緒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