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消息,近期,三亞、長沙等地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證新增業務,還有多個城市發佈網約車飽和預警,提醒從業者謹慎“入場”。對此,受訪專家認爲,暫停辦理新增業務有利於避免市場惡性競爭、幫助潛在從業者理性擇業,同時建議,完善網約車“暫停”政策的退出機制,進一步完善行業規範和標準。

“凌晨4點開始跑,中午休息3個小時,一直到下午6點,總共才8單,掙了110多元,本都沒賺回來。”海南三亞的王浩,本職工作是水上游樂項目教練,每到夏季淡季,他會轉到別的行業過渡,今年4月開始他跑起了網約車,但是沒想到這一行並不如想象中的簡單又高薪。

“聽別人說,只要一天堅持跑12小時,流水隨隨便便五六百元。”而王浩的實際情況是,一天下來平均230元左右。“每月交完3800元的車租,除去日常充電費、生活費,辛辛苦苦一個月,掙不到啥錢。這還是平時不敢休息、路上不出意外的情況,否則可能還得倒貼錢。”

作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重要羣體,網約車司機月入過萬元的“神話”不再了?近日,三亞、長沙交通運輸局相繼發佈通告稱,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證新增業務。此前,廣東東莞、山東濟南、四川遂寧等多個城市已相繼發佈網約車飽和預警,提醒從業者謹慎“入場”。網約車市場真的飽和了嗎?網約車司機們以及潛在入場者,如何應對市場變化帶來的挑戰?《工人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需求減少但供給不斷增多易造成市場飽和

入行兩個月,王浩最大的感受是:“車太多了,沒法跑,一天的流水能上300元就很了不起了。”

根據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系統統計數據,今年4月,全國共有309家網約車平臺公司取得網約車平臺經營許可,環比增加兩家;各地共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540.6萬本、車輛運輸證230.0萬本,環比分別增長3.4%、2.2%,共收到訂單信息7.06億單,環比下降1.4%。

一邊是網約車駕駛員和車輛增多,一邊是訂單下降,網約車市場已經飽和了嗎?北京交通大學交通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教授徐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城市網約車服務供給和需求的動態複雜性,往往無法通過某項或者某些指標確定市場是否飽和。

“之前,深圳市擬基於網約車日均訂單量變化幅度、網約車單車日均訂單量、巡遊出租汽車里程利用率三項數據指標,來決定是否新增網約車運輸證和平臺經營許可證,這種做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尚未成爲行業標準。”徐猛說。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友浪認爲,國內不同城市的網約車市場差異較大,在人口、經濟保持增長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網約車需求量必然還會增長,而在人口、經濟相對下行的城市,網約車需求量也會不斷減少。“如果網約車需求量減少,但供給不斷增多,就容易造成市場飽和。”張友浪說。

暫停新增業務有利於潛在從業者理性擇業

雖然尚不確定市場是否已經飽和,但競爭日益激烈似乎是不爭的事實。在長沙開了兩年網約車的沈師傅告訴記者,剛入行時他幾乎每月有2萬多元的流水,除去每月4700元的車租、平均每天50元的充電費,到手1.5萬元左右。“現在一個月能有1萬元的流水都算不錯的。”

沈師傅給記者展示了他前一天的收入,工作17個小時,流水428元。“以前一天跑十二三個小時能輕鬆過500元,現在要靠增加時長,才能勉強維持相當的收入水平。”

爲了多掙錢,沈師傅盡力縮減每天的開支,避免違停、闖紅燈被罰款,喫飯儘量找便宜的地方,夏天熱了需要多喝水,不捨得買礦泉水,就用水壺到有開水的地方接水。

某網約車平臺管理人員告訴記者,從業3年來,他第一次經歷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證新增業務的情況。這次正式下發通知前,當地交通運輸部門與網約召集平臺企業開了會議,公佈了這一消息,但並未說明具體原因及恢復辦理時間。

該管理人員認爲,暫停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車多人少、市場供大於求,另一方面是爲了整頓市場頑疾,例如打擊黑車、梳理司機與車企平臺之間的關係。不過,他認爲,從車企平臺角度看,這一做法近期影響在於沒辦法新增車輛,業務拓展受限,但從長遠看,有利於避免市場惡性競爭。

張友浪認爲,地方交通運輸部門的做法,主要考慮到如果任由網約車數量不斷增長,會導致網約車司機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由此可能會引發更多司機之間、司乘之間的糾紛和安全隱患。此外,也會增加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及時向市場發佈風險預警和整體供需信息,能幫助潛在的網約車司機作出更爲明智的擇業判斷,避免信息不對稱導致的投資損失和機會成本。”張友浪說。

通過完善行業規範和標準增強市場競爭力

由於目前“網約車行情不好”,王浩決定,與公司籤的租車合同10月份到期後將做回教練。眼看網約車行業的錢越來越難掙,年過五旬的沈師傅也想換一份工作,但他擔心找不到合適的,“只能在這一行繼續熬下去”。

徐猛表示,暫停網約車經營許可及運輸證核發業務期間,會對就業市場產生一定影響,但暫停不是永久禁止。“之前多個城市也曾暫停網約車經營許可及運輸證核發業務受理,一段時間後又重新恢復。”

“一些地方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證新增業務的做法,有利於在短時間內避免供需矛盾加劇,但也會造成降低市場效率的潛在後果。”張友浪說,例如,原本服務質量較低的從業者,因爲競爭壓力減小得以保留在市場中,同時也減少了中低收入羣體的就業渠道。

對此,張友浪建議,需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完善網約車“暫停”政策的退出機制,例如,推出車證考覈機制、平臺合規率監測機制。此外,還需及時向市場發佈整體供需信息和風險預警,幫助靈活就業羣體作出更爲科學、合理的擇業判斷。

徐猛認爲,相關部門和網約車平臺應從行業可持續發展角度明確網約車市場定位,完善行業規範和標準,增強網約車市場競爭力。網約車司機及計劃從業者,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如個人技能、收入預期以及生活水平預期,理性作出職業選擇。

原標題:三亞、長沙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證新增業務,有司機反映車多單少、月入過萬元“神話”不再——

多地網約車新增按下“暫停鍵”,靈活就業者還能入場嗎?

編輯:楊四海

責編:周尚鬥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