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剛過完百歲生日的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近日接受電視採訪時再次審視世界局勢。據彭博社6月16日報道,在長達1個多小時的採訪中,基辛格難掩對中美關係的擔憂,認爲中美兩國正“站在懸崖邊上”,“可能發生軍事衝突”。他強調,中美必須改變目前的關係軌跡。

彭博社稱,這是基辛格迄今爲止對中美間緊張關係“最悲觀的言論之一”。

採訪中,基辛格告訴彭博新聞社總編約翰·米克爾思韋特,現代政治家很少有任何戰爭衝突經歷,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判斷。他說:“沒有經歷過災難或瀕臨災難的領導人有時會錯認爲,他們擁有的選擇比實際的要多。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

基辛格隨後談到了俄烏衝突,英國、德國和印度的未來,以及美國分裂的政治現狀。彭博社稱,基辛格採訪期間發出的“最嚴厲的警告”,在於他認爲中美間存在爆發戰爭的可能性。

“按照目前的關係發展軌跡,我認爲是可能發生一些軍事衝突的。”基辛格隨後強調,中美“目前的關係軌跡必須改變”,兩國正“站在懸崖邊上”(the top of a precipice),雙方都應該從對峙中後退一步。

基辛格補充說,他注意到了中美關係中的“外交正在迴歸”。他此處指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一事。我外交部日前宣佈,經中美雙方商定,布林肯將於6月18日至19日訪華,雙方正就訪問的有關安排保持溝通。

談到中美關係發展方向時,基辛格直言,自他1971年祕密訪華至今,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仍然不確定中美之間緊張關係的結果,因爲兩國“沒有真正參與我所建議的那種對話”。但他確信,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戰爭不可能有人獲勝,或者說,兩國“只有付出不成比例的代價才能贏得勝利”。

當地時間5月27日,基辛格迎來百歲生日。在生日前夕,基辛格接受了多家外媒採訪,均表達了對於中美緊張關係的擔憂。但彭博社認爲,基辛格的最新表態,是對於中美這兩個世界主要經濟體和競爭經濟體之間緊張關係“最悲觀的言論之一”。

5月17日,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網站刊登了對基辛格的採訪文章。在長達8個多小時的對話中,基辛格稱,人類的命運取決於美國和中國能否和平相處,但兩國已走上“相互衝突”的道路。他還表示,雙方應該將“冷靜外交”視爲唯一防止毀滅性衝突的方法,嘗試用更謹慎的言辭來緩解臺海緊張局勢,併成立諮詢小組,爲中美兩國領導人的會晤奠定基礎。

對此,我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中方始終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發展中美關係,希望美方端正對華認知,停止損害中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正軌。

5月26日,《華爾街日報》發佈對基辛格的專訪。基辛格指出,美國在外交政策上始終抱有“自詡正義”的行事風格,但中國等國對此並不買賬。他認爲,中國是在尋求“安全”而不是想要統治世界,爲了避免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美國需要剋制盲目的對抗,轉而尋求對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