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明我意

一芥寸澄心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案:

大家好,之所以做這個視頻,是因爲我在參觀展覽時,發現很多人是從工藝技法和歷史文化角度去了解藏品,對於更微細的氣韻方面卻把握不到。其實在很多藏品上,是有很明顯的氣韻在流動的。只不過它們存在的形式不同,被我們能感知的方式也不一樣。所以我想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些新奇有價值的東西,就是“望氣”和“望神”。
這並不是迷信,大家可以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祖先在沒有思維,沒有形成共同的語言時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又是怎麼和這個世界互動的。
我個人角度的看法,正是因爲“望氣”和“望神”這塊領域是斷層的,所以才使我們的傳統文化最精華的部分難以被認可和推廣。
好比一棵大樹,樹根是“神”,樹幹是“氣”的走向,樹冠是“術”,就是我們現在學習的各種知識。如果我們丟了自己的根,只關注樹冠是否越來越大,顏色是否越來越美麗,那就是捨本逐末,錯得越來越離譜。而那些丟了根的人,卻說這是古人杜撰的。
古人的心很微細,且沒有那麼多雜事纏身,就很清靜,只有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人們生活越來越富足,內心卻越來越匱乏,也就不斷向外求,導致心不清靜,感知不到氣和神的存在。
很多經典可以佐證,萬物是由陰陽二氣演化而來的。不管是有生命還是沒有生命的東西,都攜帶了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不是一成不變的。望氣可應用於各個領域中,通過它,我們可以調節自身情緒,也可以吸納萬物之氣爲自己所用,還可以跳出當下的侷限,看到那些被忽視的細節,體驗人生的各種可能性,乃至看到命運的軌跡和走向。
可能大家還不理解,我再舉個例子。現在市面上在賣各種各樣的能量物品,然後包裝成各種各樣的功效,有的增加自信,有的增加招財,有的增進感情,說到底,都是在不同程度的安神補氣。其實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給我們留下了《神農本草經》,裏面記載了各種上品安神藥,我們可以通過望氣感知這些上品安神藥的實際功效,甚至不去看實物而只通過文字當媒介去感知它的能量場。然後,我們就知道我們的漢字多麼博大精深,我們的中醫多麼偉大,我們的易經多麼不可思議,這纔是真正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如果大家感興趣,我會從文字角度、詩詞意象、藏品鑑賞、中醫經典等方面分享很多我個人理解的關於望氣和望神的心得。

緣起:

大家好,很多朋友是因爲“望氣”的系列視頻關注到“九知離”,知離很高興能與大家相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