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市場正在發出警告信號,表明歐洲可能很容易再次陷入危機。挪威天然氣設施的一系列小規模停電以及荷蘭一個關鍵生產基地計劃關閉,造成了巨大的天然氣價格波動,這讓人們看到了歐洲天然氣市場的脆弱性。截至發稿,歐洲基準天然氣期貨跌13.7%,至35.8歐元/兆瓦時。

歐洲基準天然氣期貨僅在週四就上漲了30%,達到4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而6月初,該期貨跌至兩年低點。

交易商有理由感到放鬆,因爲庫存水平比平時更高,亞洲的需求仍然低迷。然而,目前的波動性達到了危機最嚴重時期以來從未見過的水平。對於試圖讓生產恢復平穩的工業客戶,以及試圖通過收緊利率對經濟施加壓力來抑制通脹的歐洲央行來說,天然氣市場缺乏穩定性是個壞消息。

“這預示着潛在的風險即將到來,”Inspired Energy的董事Nick Campbell表示。“雖然這可能會促使大型工業企業保持較低的產量或封存工廠,這將緩解任何需求增長,但所有人都在關注供應。”

創紀錄的能源價格是過去一年席捲歐洲的生活成本危機的核心驅動因素。今年第一季度,該地區最大的經濟體德國經歷了疫情爆發以來的首次衰退。與兩位數的通脹作鬥爭的英國人在許多行業舉行了全國性罷工。

就在歐洲尋求重建能源基礎設施之際,市場一次又一次發出警告信號,這對歐洲央行可能不是好兆頭。儘管成本壓力已較峯值有所緩解,但歐洲央行的政策仍在抑制工業活動。交易員表示,由於許多放緩生產的製造商尚未恢復正常,一些需求可能會永久減少。

比平常更熱的夏季天氣也會推高天然氣需求。去年,歐洲大陸部分地區的乾旱和熱浪使河流乾涸,引發了野火,並給能源基礎設施帶來壓力。

此外,中國液化天然氣需求的回升可能會使歐洲在關鍵的幾個月面臨供應緊張。

Wood Mackenzie負責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研究的副總裁Massimo Di Odoardo表示,雖然市場狀況比去年夏天“好得多”,但如果這些風險都導致天然氣前景更加嚴峻,天然氣價格可能會上漲一倍以上。

“歐洲尚未脫離困境,但去年夏天天然氣價格達到頂峯的情況似乎不太可能重演,”Di Odoardo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