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在創紀錄的極端高溫“烤”驗下,越南面臨嚴重缺電的困境。在居民生活之外,引以爲豪的“越南製造”也受到打擊。越南工貿部電力監管局表示,該國共有1.1萬家企業同意削減用電計劃,衆多外資企業紛紛受到影響。

據央視新聞報道,爲緩解用電緊張問題,中國時隔7年重啓對越南送電,極大緩解了越南用電緊張情況。鑑於越南在低端製造業上承接了很多從中國轉移過去的產能,有人提出疑問,中國對越輸電是否會“便宜了競爭對手”?

↑今年5月,廣西時隔7年重啓向越南輸電。圖據央視新聞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恢復對越輸電不會影響今年我國國內的電力保障。白明認爲,越南面對極端高溫帶來的臨時性電力缺口,從中國、老撾購電屬於正常應急措施,從長期看不影響產業格局。

而談及中越在經濟產業上的競合關係,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昊認爲,中越合作共贏的前景廣闊,製造業競爭不是兩國關係的決定性因素。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對記者稱,越南製造業目前主要作爲中國產業鏈的延伸和配套,幫助越南降低用電成本對中越兩國是“雙贏”。

中國時隔7年重啓對越輸電

中國發電具有成本優勢

據央視新聞報道,5月23日,在廣西防城港東興市,廣西與越南正式簽署了110千伏深溝至芒街聯網工程購售電協議。此次重啓送電工作是時隔7年以來首次恢復,將大大緩解近期越南北部因乾旱帶來的用電緊張問題。

根據協議,購電時間爲今年5月至7月,月度電量3000萬千瓦時,但售價尚未公開。從2005年到2016年,廣西已通過中越電力聯網共向越南送電超11億千瓦時,此後中斷了7年。近期在電力供應面臨緊張局面下,越南提出恢復聯網購電的需求。

↑6月5日,越南河內爲節電關閉室外公共照明。圖據東方IC

其實廣西並非我國最早向越南輸電的省區,早在2004年9月25日,雲南河口至越南老街的110千伏輸電線路就已建成投運。

據中國日報報道,隨着中越雙邊合作進一步深化,2021年8月,越南電力集團提出恢復聯網購電的需求。南方電網公司與越方友好協商完成第四階段購售電協議簽署,預計2022年至2025年期間,向越南北部出口約40億千瓦時電量。

去年4月30日,雲南紅河與越南老街220千伏電力聯網雙回線路恢復運行,中越電力貿易全面重啓。

對越電力輸送也促進了我國電力的出口。2009年,雲南電網公司就曾公佈數據:此前5年內,該公司對越累計輸送電105.4億千瓦時,出口創匯近5億美元。而截至2022年10月,雲南電力市場跨境交易電量約220億千瓦時,交易額超過15億美元。

四川省安全教育科普基地特邀研究人員、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張新對紅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向越南輸送電力在經濟上有很好的效益。一方面,中國在水力發電基礎設施上對東南亞國家有着技術和管理優勢,可以在售電上取得溢價;另一方面,由於雲南、廣西地理區位與越南接近,而且基礎設施的跨境聯通已初具規模,我國向越南輸電的成本可能還低於在南方電網內部遠距離跨省輸電的成本。

“越南製造”被供電卡脖子

中越電力合作潛力巨大

便宜的人工、土地是越南在低端製造業領域的優勢,但電力供應的瓶頸制約了“越南製造”的發展速度。製造業的萎靡也讓越南經濟在今年面臨艱難開局。

今年第一季度,越南GDP同比增長3.32%,較上年同期5.05%的增速明顯放緩。越南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越南出口額爲1361.7億美元,同比下降11.6%;進口額爲1263.7億美元,同比下跌17.9%。

↑越南河內一處發電站。圖據視覺中國

缺電的局面也讓在當地投資的外商大爲不滿,越南歐洲商會本月致函越南工貿部,敦促相關部門迅速採取措施,以應對缺電局面。該商會副主席鮑弗雷特表示,“停電已嚴重擾亂了工業活動,越南應採取緊急措施,以免該國作爲可靠的全球製造業中心的聲譽受到損害。”

今年5月15日,越南總理範明政批准了《2021-2030年階段和至2050年遠景展望國家電力發展規劃》,這項規劃明確要求將電網與鄰國電網互聯互通。

對此,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認爲,從長遠來看,整個中南半島可以統一規劃電力,尤其是與越南接壤的老撾擁有豐富的水電資源,但這樣的合作需要跨國基礎設施建設。

張新則認爲,中國已經與緬甸、泰國等在基礎設施方面多年來開展了高效的合作,未來中國也有望參與中南半島的基礎設施網絡建設。此外中老鐵路的通車也將有利於中國與該區域進一步互聯互通,中越之間的電力合作也有廣闊前景。

中國與東盟互爲第一大貿易伙伴

合作是中越在經濟層面的主要一面

近年來,一些製造業崗位從中國轉移到越南的新聞不斷吸引人們的目光。包括比亞迪藍思科技、歌爾聲學等中國企業也在越南積極佈局建廠投產。在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格局下,中國應該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越南經濟的高速增長?

李昊教授認爲,合作是中越兩國關係在經濟層面的主要一面,當然低端製造業產業鏈的轉移也會引發競爭,但這種競爭並非大局中的決定性因素。如今隨着歐美國家自身陷入高通脹困境、購買力下降,帶動全球貿易格局也發生了重大改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越南等東盟國家成爲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節點。

張新表示,中國與東盟已互爲第一大貿易伙伴,重要性不言而喻。越南的區位優勢在於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廉價的土地以及鼓勵外商投資的政策導向,但並不具備像中國一樣的全產業鏈技術能力,越南所承接的低端製造更多是對中國產業鏈的補充。從這個意義上講,越南製造業的發展可以爲中國的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騰出空間。

在15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東盟國家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優先方向和重點地區。中國和東盟國家“一帶一路”合作捷報頻傳,始終在快車道上加速奔跑。

越南“電荒”背後:高溫乾旱、承接產業轉移,薄弱電力基礎難撐“越南製造”

越南遭遇世紀高溫鬧“電荒”:一養雞場熱死上千只雞,蘋果三星被迫停工

紅星新聞記者 鄭直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