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國家統計局6月15日發佈數據,5月份水泥產量19638萬噸,同比下降0.4%;前5個月水泥產量共計77141萬噸,同比增長1.9%。數字水泥網監測數據顯示,5月份全國水泥市場需求環比基本持平,略弱於去年同期水平,與2019年、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二成至三成,需求延續弱勢。

“5月份,水泥市場旺季不旺,單月水泥產量環比僅略有增長,同比基本持平,產量爲2012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中國水泥協會副祕書長陳柏林表示,水泥市場需求延續弱勢,主要是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繼續放緩所致。同時,房地產市場調整壓力加大,房地產開發投資、房屋施工面積和新開工面積同比降幅均有所擴大,導致房地產端水泥需求延續低迷態勢。此外,受高溫、降雨、農忙等季節性因素影響,部分地區需求階段性減弱。

需求低迷,水泥價格持續下跌。數字水泥網數據顯示,6月5日至11日,全國水泥市場價格指數爲398.7元/噸,環比下降1.08%,自4月初以來已連續10周呈下降態勢。“經過前期持續回落,目前絕大多數地區水泥價格已接近成本線或虧損。鑑於市場已進入淡季,即便價格回落幅度有所收窄,水泥需求低迷也將持續2個月左右。”陳柏林說。

6月5日至11日,全國水泥庫存繼續攀升,處於絕對高位,庫容比達75.81%,環比上升1.06個百分點。陳柏林表示,6月上旬,受降雨、工程項目資金緊張等因素影響,水泥成交受阻,庫存繼續攀升,多數地區庫存達到70%或滿庫狀態。

進入6月份,夏季用電高峯也增加了水泥行業運行壓力。因此,錯峯生產成爲水泥企業應對夏季用電高峯的主要舉措。

以川渝地區爲例,6月上旬房地產項目及下游攪拌站開工不足,下游需求大幅減少,市場需求多依靠重點工程項目支撐,整體表現清淡,水泥價格下調。其中,四川成德綿地區水泥需求下滑幅度較大,庫存升至60%至70%,當地企業即將執行錯峯生產,以緩解後期庫存上升壓力;重慶地區水泥企業執行錯峯生產10天,短期看執行情況良好,企業計劃上調價格。

今年以來,福建省工信廳要求水泥企業在春節、酷暑伏天、雨季和重大活動等時間段開展錯峯生產,每條生產線全年錯峯生產時間不少於65天。記者採訪相關企業獲悉,在需求持續弱勢情況下,今年福建省水泥企業錯峯力度將有所增強,預計在120天左右。

基建投資作爲經濟穩增長抓手,仍是拉動水泥需求的重要支撐;房地產市場作爲重要變量,能否在下半年企穩回暖,也是決定水泥需求的關鍵所在。專家表示,在當前房地產市場恢復動能有所減弱的情況下,改善房地產市場信心和預期,仍需要更多實質性政策落地。

從長期來看,水泥行業已進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階段,行業轉型要打破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方式。“當前,水泥行業面臨產能嚴重過剩、產業集中度低、企業效益下滑、能效環保‘雙碳’約束力加大以及科技創新乏力的困境。”中國水泥協會執行會長孔祥忠表示,實現水泥行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根本在於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淘汰落後產能是今後行業改革的關鍵,這對於穩定行業效益,減少污染排放和碳減排意義重大。”

孔祥忠建議,要繼續優化市場佈局,提高水泥行業產業集中度,改善企業效益。引導企業在標準、專利、研發項目加大投入;鼓勵企業應用數字化技術,有效降低生產營運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一批大型水泥集團在數字化智能化技術領域的成功實踐,足以說明數字賦能、綠色智能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