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摘要:

本週(2023.6.11-2023.6.17)A股日均交易額10,109億元,環比增加12.78%,同比減少11.70%。2023年4月以來的日均成交額爲10,130億元,較2022年第二季度增加7.21%。2022年日均成交額9252億元。滬港通:本週北向資金淨流入144億元;2023年6月至今,北向資金合計淨流入229億元。2019/2020/2021/2022年北向淨流入分別爲3517/2089/4322/900億元。兩融:截至2023年6月15日,兩市兩融餘額16,039億元,環比增加0.24%,較2022年日均水平(16,184.65億元)減少0.90%。兩市融券餘額939億元,佔兩融比例約5.85%。

本週非銀金融申萬指數上漲0.61%,跑輸滬深300指數2.69個百分點,位列所有一級行業第22名。細分板塊來看,證券板塊上漲1.77%、保險板塊下跌1.77%、多元金融上漲1.29%、互聯網金融上漲2.30%、金融科技上漲4.05%。浪潮信息(+23.71%)、同花順(+16.45%)、財富趨勢(+12.35%)、國盛金控(+9.51%)、中國銀河(+6.93%)漲幅靠前。

券商觀點:把握超跌機會

儘管市場對於證券行業有關於1)機構佣金費率2)基金管理費率3)保薦機構先行賠付責任等諸多關注,但相比於2018年10月上旬,當前證券行業的經營環境仍有改善。2018年10月上旬的證券行業經營環境是股票質押風險頻發,業務減值計提波及券商淨資產。券商板塊當前整體市淨率1.20倍,證券指數的PB估值在過去10年5.42%分位數。板塊估值和業績成長潛力的錯配帶來左側配置機會。當前仍有券商破淨,且估值低於2018年10月中旬,如海通證券(PB爲0.74x)、華泰證券(PB爲0.86x)、國泰君安(PB爲0.92x)。

我們仍然看好證券行業爲實體經濟融資的中介功能,以及居民權益類資產配置比例提升的方向。建議關注低估值、傳統券商的投資機會。

保險:負債端拐點向上+資產端地產修復

地產融資政策的邊際放鬆對市場的影響從方向引導轉向關注地產資產負債表的變化,市場對於保險和信託的資產端改善也更關注實際數據。

保險板塊當前的投資邏輯側重本源業務,也就是負債端的向上恢復。需要觀察的數據包括儲蓄型保險產品的熱度之後,人身險新單增量能否填補空缺,代理人增員情況等。

多元金融:政策倡導央企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把握中特估金控平臺的破淨機會

2023年6月14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暨併購重組工作專題會。會議指出,近年來中央企業以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爲契機,主動運用併購重組手段促進資產和業務佈局優化完善,提升國有資源運營配置效率,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下一步,中央企業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上市公司爲平臺開展併購重組,助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鎖定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重點任務,爲中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更好發揮作用提供堅實支撐。

自2023年年初至6月15日,A股中120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累計發起162起併購事件,總價值累計達897億元。其中,26起已完成,仍有136起進行中。

部分金控的市淨率PB低於1倍,市盈率在20倍以下,但盈利能力持續改善。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下,受益標的包括服務農業產融的中糧資本、服務軍工產融的中航產融,以及中油資本、五礦資本、電投產融等。

風險提示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波動風險、中美利差大幅變動及流動性影響;國內流動性寬鬆進程不及預期;A股成交活躍度下降、上市公司經營的合規風險和證券公司股東資質風險;關注股東減持信息、保險行業新單保費增速不及預期、利率超預期波動風險。證券行業各項服務費率或佣金率的超預期下降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