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金融界

金融界6月19日消息 此前,有網友在小紅書上發帖稱,國泰航空有空乘人員在後艙使用英語、粵語抱怨乘客不懂英語,例如“If you cannot speak blanket, you cannot have it”(如果他們不會說毛毯的英文,那他們就不配毛毯)、“Carpet is on the floor” (地毯是在地上)……

國泰航空有空乘人員的行爲引發網友熱議。

5月22日晚間,國泰航空發佈聲明稱,對有關旅客的不愉快經歷深表歉意。“(公司)對於此次事件高度重視。我們已經聯繫相關旅客進一步瞭解情況,並會進行嚴肅調查處理。”國泰航空稱。

5月23日,國泰航空再度發佈聲明稱,已暫停有關空乘人員的飛行任務,即時展開內部調查,並會於三日內公佈處理結果。”我們鄭重承諾,對於任何有違規章制度,有悖職業操守的不當言行,一經確認,均會嚴肅處理。”國泰航空方面表示。

5月25日中午,國泰航空再度發聲明稱,已知悉空中服務員工會於5月24日,就一名顧客於2023年5月21日於CX987航班上經歷的事件發表聲明。國泰航空就此鄭重澄清,“空中服務員工會”爲一個獨立工會,從來不代表國泰。公司不接受、支持或同意該工會對此事的立場。

“我們一直並將繼續與機艙服務員同事直接溝通,包括通過線上及面對面等多種途徑。我們會繼續聆聽他們的反饋,並積極回應。顧客因國泰專業優質的服務而選乘我們的航班,對他們的支持我們深表謝意。在重建國泰的過程中,我們在致力提升服務品質的同時,也會照顧我們員工的利益及福祉。”上述聲明一併表示道。

對於空乘人員存在問題,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林紹波今日發佈致員工信,公佈國泰航空將針對如何爲來自不同背景的顧客,提供專業且一致的優質服務,落實並實施多項優化措施。

優化措施強調,國泰航空會優先在往返內地的航班增加講普通話的機艙服務員,再逐步擴展至其他航班,並確保每班往返內地的航班於8月起均有普通話機艙廣播。另外,國泰航空計劃於7月啓動在內地招聘機艙服務員的項目,進一步擴大普通話服務團隊,促使機組人員更加多元化。

公開數據顯示,國泰航空的主要股東包括:中國國航太古股份、卡塔爾航空等。

截至2022年底,太古股份爲國泰航空第一大股東,佔股45%,後者是英資太古集團屬下機構,太古和國泰二者的關係最早可以追溯到國泰發展早期;中國國航作爲國泰航空的戰略合作伙伴,持股29.99%,爲第二大股東(國泰航空截至目前亦持有中國國航16.26%的股份);卡塔爾航空持股9.99%,爲國泰航空第三大股東。

需要注意的是,太古和國航雙方爲一致行動人士,合共持有國泰航空74.99%權益。不過,從董事會成員和管理層人員背景來看,“太古系”則是明顯地佔據更多的“話語權”。

目前,國泰航空董事會有16名成員。常務董事中,現任董事局主席賀以禮自2019年11月出任該職務,他同時還擔任太古可口可樂有限公司主席、香港太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及太古地產有限公司非常務董事,早在1988年便加入太古集團;劉凱詩爲國泰航空顧客及商務總裁,曾以管理培訓生加入太古集團,1999年調派至國泰航空;沈碧嘉爲國泰航空集團財務總裁,於2008年加入太古集團。即便是在非常務董事中,也是以“太古系”背景的成員佔多數。除了董事會成員,管理層中大多成員也均有在太古系的工作經歷。

據2022年年報顯示,國泰航空於1946年在香港成立,截至去年底,國泰航空擁有181架客機及貨機。國泰航空2022年收入510.36億港幣,同比增長12%,虧損65.48億港元,同比增長18%,客運收入136.86億元,同比增長214.9%,全年運載旅客280萬人次,較2021年增加291.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