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於昨日收官,消費熱度還在持續。

6月19日,電商陸續公佈618相關數據。近幾年,唯GMV(成交總額)論已被電商拋棄,電商不再披露具體經營數據。今年也不例外,電商鮮有披露總體經營數據,而是單拎出部分業務亮點,或有關於商家,或有關於新形式。

部分電商也在618進行重大業務動態發佈。儘管在度過宏觀週期性調整的過渡期,行業復甦的動力到來之後,電商行業普遍調整策略,扛起“低價”武器,但對於商家的爭奪、物流的履約效率競爭、消費服務比拼還在持續。

電商新鮮數據出爐:直播人次、物流效率等受關注

今年淘天618成爲迄今爲止參與商家規模最大的一次。

淘天集團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618期間,每天在淘寶發佈短視頻的商家數增長了55%,達人增長了200%;淘寶上短視頻的日均觀看用戶數增長了113%,瀏覽量和觀看時長也相應實現翻倍增長。

淘天集團阿里媽媽及市場公關總裁劉博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用戶願意在淘寶上花更多的時間去逛,是對淘天今年618求新求變的最大收穫,今年淘寶天貓618,用戶、商家規模、成交三項指標全面正增長,“這不僅是史上投入最大的一屆618,更是用戶參與度最高、商家參與規模最大的一屆618”。

截至6月18日0點,共有2227個品類商品同比增長超100%。衆多消費者在本屆淘寶天貓618中買到了心頭好,其中有18萬人買了溯溪鞋、165萬人買了新的行李箱、93萬人買了防曬面罩,爲馬上而來的出行做好準備。淘寶首頁亦在本屆618期間迎來更新,淘寶直播、淘寶好價、淘寶買菜成爲首頁核心位。

同時,淘寶今年首次推出“直播閃降節”,觀看直播人次同比增加了60%,參與商家的店播成交比日常也普遍增加了2-3倍。今年618來到淘寶開播的達人主播同比增長了139%。

京東方面則突出自己的物流優勢。京東方面宣佈,截至6月18日23時59分,2023年京東618再創新紀錄。今年京東618期間,京東物流持續發揮一體化供應鏈服務優勢,多措並舉、全力保障全國範圍內的無差別送貨上門,同時已經推出13年的211限時達,讓“上午下單、下午收貨”的時效服務成爲快遞行業服務升級風向標。數據顯示,在京東618高潮期,全國超過95%區縣實現當日達、次日達。

今年京東618,即便遠在天山山脈的瑪納斯縣、中哈邊境的溫泉縣,當地消費者也都能在上午就收到前一晚下單的商品,早在2010年,京東物流推出211限時達服務,將當時的平均收貨時效從一週提升到半天。13年來,從城市街道到鄉村山間,“上午下單、下午收貨”的時效服務已成快遞行業服務升級的風向標。

618期間,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能力對外開放,在大促訂單峯值的一個月中,美妝、母嬰、小家電行業等外部客戶超八成也實現了訂單1日內送達,在保障庫存有序週轉的同時,熱銷品現貨率達100%。

中小商家成平臺爭奪重點,商家:有明顯流量傾斜

談到今年618的感受,電商商家負責人陳謹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今年明顯感覺到電商平臺的流量傾斜與補貼。她提到,電商平臺對於新商家有廣告獎勵金,新商家可以在資金不充沛的情況下做廣告,“投入廣告之後,我們第3個月的流量明顯增長很多,銷售額也增加了一倍多,在第4個月又加大廣告投入,流量較前3個月增長了5倍還多,月銷售額也達到了4萬多”。

在經濟回暖週期中,電商正在加碼扶持中小商家,在流量、政策、補貼等各方面給予中小商家更大力度的傾斜,吸引大量渠道商和中小商家入駐。

平臺發力補貼中小商家的背後,依舊爲了服務“低價”核心。大品牌商家往往擁有更多議價權,相比而言,中小商家能提供更多豐富且有價格優勢的產品。

“今年618的第一目標不是GMV,而是聚焦於怎樣幫助更大規模的商家”,在劉博看來,頭部商家尤其是旗艦店,增長依舊強勁,而提升中小商家的參與度及交易規模,是今年淘寶天貓更爲迫切的重要目標。

截至6月18日0點,超256萬名中小商家今年618的成交額超過去年同期。還有118萬名中小商家達成了“1萬元成交”的小突破,其中6.8萬名商家加入淘寶還不到3個月。6月18日剛過0點,成交破億品牌數已達305個。

2023年一季度以來,國內消費整體呈現恢復向好態勢,藉着消費復甦的春風,多個電商平臺在618推出相關政策補貼商家,試圖通過更開放的生態、更優質的流量、更高效的運營,吸引並抓住中小商家。

淘寶6月1日發佈的數字顯示,今年618第一天,實現成交的中小商家店鋪已達到200多萬個。淘寶內部人士透露,淘寶首頁正中心以中小商家商品爲主的的“淘寶好價”頻道將被設爲長期入口,在618之後仍將被放在首頁重要位置。

另一邊,今年年初,京東面向各類商家發佈了“春曉計劃”,通過增設“自然人”“工廠店”等一系列扶持舉措,吸引了包括新農人、設計師、手工匠人等大批新商家入駐。今年一季度,京東新增商家數量同比增長了240%。同時,京東在618發佈“減負增收”大禮包,針對商家投入增加20%、運營成本降低30%。

從今年618各家平臺展現出的措施來看,直接補貼、價格直降、發紅包這種更簡單粗暴的優惠,逐漸成爲行業共識。同時,低價也成爲“日常”,平臺之間開始從爭奪消費者,深入到爭奪低成本供應鏈和中小商家。

電商“動刀”談未來,迎戰互聯網人口紅利見頂後下半場戰役

今年618,除了商品銷售,最受關注的應屬京東在6月18日迎來創業20週年,京東向56萬員工發送了《凝心聚力 邁向“35711”夢想》全員信,正式提出了面向未來20年的“35711”夢想。

“35711”的具體內容爲:京東能有3家收入過萬億人民幣、淨利潤過700億人民幣的公司;5家進入世界五百強的公司;7家從零做起市值不低於1000億人民幣的上市公司;能爲國家繳納1000億人民幣稅收;提供超過100萬就業崗位。

京東集團CEO許冉在京東20年“老友匯”活動上,首次闡釋瞭如何具體落實“35711”夢想的路線圖,將重點把握好三個方面:第一,聚焦主航道,貫徹下沉市場、技術服務、國際業務三大戰略;第二,恪守京東經營理念,持續優化管理體系和組織機制;第三,夯實企業價值底座,傳承企業文化。

其中,在下沉市場,京東將聚焦“極致低價”和“豐富供給側”發力。許冉表示,“多、快、好、省”是京東的不懈追求,服務更多用戶是京東奮鬥的方向。“未來一段時期,我們將重點圍繞‘省’和‘多’,通過低價進一步觸達廣泛的下沉市場增量用戶。”

就在不久前,阿里也進行了“1+6+N”組織架構調整,爲未來畫下藍圖。顯然,頭部電商正在對自身密集動刀,迎接互聯網人口紅利見頂後的下半場戰役。

電商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頭部互聯網公司在面對這個將錢袋子越捂越緊的時代,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業務發展邏輯,在度過宏觀週期性調整的過渡期,行業復甦的動力到來之後,電商行業正在普遍調整策略。

今年的618,各家電商紛紛拿出“低價”武器,試圖在價格戰中拔得頭籌。從目前數據來看,整體行業消費依舊向好,未來尋求高質量發展和降本增效依舊是各家公司的發展核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