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根據德國環境署上週發佈的一項研究,今夏首都柏林的供水大動脈——施普雷河可能將減少50%-75%的水量。

爲了保證柏林的水源供應,施普雷河下游的水被一系列水泵抽至上游進行存儲。而這種逆流的抽水將在未來幾年變得越來越頻繁。

德國環境署主席Dirk Messner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情況,柏林的飲用水大多水來自於這條河。

不挖煤就缺水

施普雷河水量下降與氣候變化有關,近年來,柏林降雨量連年下降。此外,柏林附近地區褐煤開採的逐步結束也是一大原因。

採礦時,地下水被不斷抽出以方便化石燃料的提取。這些地下水被排入施普雷河中,作爲水資源的一個來源。但一旦採礦終止,地下水將不再進入施普雷河。

褐煤礦的地下水在過去一個多世紀以來爲施普雷河提供水流,其也是德國受保護生物圈沼澤地施普雷森林的水源來源。自19世紀以來,大約580億立方米的地下水注入施普雷河,當前施普雷河中有一半的水來自於抽取的地下水。

而根據德國的氣候政策,最遲在2038年,德國全境將逐步淘汰褐煤開採。荒謬的是,這卻讓柏林地區的整個供水系統失衡。

據估計,施普雷下游每年將有約1.26億立方米水流失。此外,礦區還需要額外的60億立方米水量來填平舊礦區,以保證環境穩定,減少露天礦侵蝕和山體滑坡等問題的出現。

但這也意味着施普雷河流經區域的水資源正在面臨重大危機。

供水危機

歷史上柏林一直相對乾旱,其也是德國降雨量最低的城市之一。而今年又恰逢厄爾尼諾現象,全球氣溫都在不斷突破新高,讓該地區今夏的水供應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而到2040年,柏林市常住人口將逼近400萬居民,這意味着供水量實際上還需要增加。除居民用水外,柏林同樣面臨着商業用水的短缺。

全球知名的電動車代表——特斯拉就在柏林設有工廠。早在2021年建設之處,就有環保人士警告,特斯拉的出現可能會加劇柏林的水危機,但由於該工廠位於受保護的水域內,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當時淡化了這一擔憂。

德國政府努力處理柏林的水平衡問題,包括呼籲節水、建設新的污水處理廠等。但專家指出,水資源短缺恐怕並不能通過節水解決,問題的關鍵仍在於施普雷河水源的補充。

德國環境署表示,飲用水資源不斷惡化的情況下,柏林可能被迫重組其供水系統。柏林自來水公司已經在和聯邦參議院研究相應的辦法。

與此同時,受影響的薩克森州、勃蘭登堡州和柏林必須立即聯合制定煤炭淘汰後的可持續用水規則,這涉及到工業、農業、旅遊和日常生活。

更不樂觀的是,德國環境署指出,德國雖然在積極調水以解決柏林的問題,但德國的其它河流實際上也快要枯竭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