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中環(002129.SZ)和通威股份(600438.SH)的專利糾紛有了最新進展。

6月20日,通威股份官網發佈聲明稱,堅信自身技術和產品與行業其他夥伴不同,並獨具優勢。目前資料尚無法表明其相關產品侵犯Maxeon方的歐洲專利。該公司已聘請德國當地的律師積極應訴,依法主張自身合法權益。

通威股份表示,其珍視品牌和聲譽,高度重視知識產權的構建和維護。產品推出之前,已經由內部技術、法務和外部知識產權機構進行系統性的自由使用檢索和分析。

聲明還指出,長期以來,通威股份與TCL中環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通威也是TCL中環疊瓦組件生產所需電池的長期供應商。

通威股份同時披露,本次訴訟請求金額爲100萬歐元,佔其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約0.0128%,對公司不構成重大影響。

TCL中環和通威股份的專利糾紛,事發於六天前。

6月15日,TCL中環發佈公告稱,收到參股上市子公司Maxeon Solar Technologies, Ltd.(下稱Maxeon)通知,通威太陽能(合肥)有限公司(下稱通威太陽能)及其子公司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使用了Maxeon在歐洲專利號爲No.EP3522045 B1的專利。通威太陽能爲通威股份旗下子公司。

上述專利是Maxeon用於製造Performance組件所使用的專有基礎性疊瓦電池組件技術。Maxeon的子公司Maxeon Solar Pte. Ltd.已經採取法律途徑維護自身知識產權,並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地方法院對通威太陽能及其子公司提起了專利侵權訴訟,主張權利。

TCL中環表示,Maxeon是業內安裝疊瓦組件最多的公司。TCL中環控股子公司環晟光伏(江蘇)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生產上述疊瓦組件,是國內唯一取得其合法知識產權許可授權的製造商。該項技術創新受到超過200項國際專利和專利申請的保護,包括電池和組件設計以及關鍵製造設備和工藝。

通威股份則在上述聲明中表示,其已在歐洲、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全球多個國家與地區深度佈局疊瓦技術,也已形成多項知識產權成果。其疊瓦組件應用於包括德國、荷蘭等歐洲屋頂分佈式光伏市場。

通威股份稱,歐洲每7戶家庭安裝屋頂光伏,就有1戶選擇通威Terra疊瓦組件,已成爲歐洲屋頂光伏應用最廣泛的組件品類之一。

疊瓦組件通過交疊電池小片,增加發電面積,提高組件效率。與傳統組件相比,疊瓦組件具有更強的可靠性和更高的組件效率,且內部損耗低等優勢,但成本也較高。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國內涉足疊瓦組件產品的光伏企業包括TCL中環、賽拉弗、東方日升(300118.SZ)、阿特斯、通威股份等。

截至去年底,TCL中環江蘇地區G12疊瓦組件項目產能實現9 GW;天津地區投建的G12高效疊瓦組件項目(一期)產能實現3 GW。

2020年,Maxeon同樣因疊瓦技術對阿特斯日本提起訴訟。去年,Maxeon與阿特斯就專利侵權訴訟達成和解。阿特斯撤回對Maxeon的疊瓦太陽能組件專利的相關申訴,並停止在日本銷售疊瓦太陽能組件,直至2025年二季度。

通威股份目前是全球硅料和電池老大,去年開始入局組件環節。憑藉上下游等優勢,其在去年底已躋身全球出貨量第九的位置,預計今年底組件產能超過80 GW,劍指第一梯隊。

通威太陽能官網也顯示了七款疊瓦主要產品。在去年年報中,通威股份在組件部分提到,海外市場重點聚焦歐洲、亞太、南美等終端市場,利用各版型疊瓦、半片產品“矩陣”,滿足海外客戶對高效組件的差異化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