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6月21日端午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不出所料沒有逃過節日魔咒,被“包了糉子”。人民幣匯率跌破7.2,讓市場不安情緒升溫,滬指收跌1.31%,深成指跌2.18%。港股更慘,恒生科技指數跌幅超過3%。

想到近期市場會承壓,但沒想到一天就直接失守3200。

01

爲什麼今天A股會大跌?

很多人認爲現在A股面臨的經濟環境是“內憂外患”,像外部的中美關係、中美利差、人民幣匯率等都是“靴子”,都沒落地。這些擔憂確實存在,但實際上主導市場情緒的關鍵還在於國內因素。

一是不知道託底政策到底有大力度,能不能及時出臺,出臺了能不能拖住?當前市場正處於靜待託底政策“花開”的膠着期,昨天的財經觀察也分析了(詳見《降息之後,還有哪些託底政策可以期待?》)。

二是經濟週期所謂“弱復甦”的下半場能不能及時開啓,何時開啓?撇開人口週期、技術週期等長週期不談(因爲對市場預期影響沒那麼大),現在真正影響市場預期的,我們認爲有兩個:一個是庫存週期,一個是房地產週期。

房地產是週期之母,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討論很多;而庫存週期則討論得很少,但其實它對股市的影響其實非常大。

今年4月下旬以來市場表現不佳的核心原因之一,就是工業企業處“去庫存”不及預期。可以說,什麼時候庫存去得差不多了,新一輪庫存週期開啓,就可能爲市場中樞上移提供比較強的指示意義。

02

從白酒看被遺忘的庫存週期

今天看到一個新聞,中國酒業協會發布《2023中國白酒市場中期研究報告》指出,2023年春節以來,一二線白酒均有不同程度的價格下降甚至倒掛,也就是出廠價高於批發零售價,甚至國內的高端白酒五糧液也出現了價格倒掛。

爲什麼白酒會出廠價高於批發零售價呢?其實很好理解。因爲各渠道經銷商累積的庫存太多了,而今年市場沒有那麼好,賣不動,經銷售爲了回收資金,唯有低價賣貨去庫存。

被公認爲市場最強信仰的白酒板塊,都開始進入調整的新週期,這毫無疑問直接影響它的股價。有意思的是,跟白酒價格倒掛一起上今天財經新聞的,還有國內一個號稱白酒忠實信徒的著名私募大佬,被曝其所管理的基金淨值出現了巨大的虧損,距離去年7月的峯值已大幅回撤61.47%。

白酒只是當前我國工業企業“去庫存”的一個縮影,而且客觀的講,它還屬於“去庫存”比較快的行業。

但是對於絕大多數工業企業來講,“去庫存”的過程一直沒有結束,從而影響了市場預期。爲什麼這麼說呢?

因爲庫存是我們判斷宏觀經濟趨勢的一個相對滯後、但卻相對確定的信號。比如在復甦期剛開始的時候,庫存通常還是下降的,但是隨着需求的好轉,企業爲了備貨就會主動增加庫存。反之,企業庫存去不掉,生產就很難開動,新的商業週期也很難開啓。

年初以來我國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增速一直向下,復甦信號遲遲得不到確認,所以大家普遍擔憂復甦動能會減弱(事實上也確實在減弱)。

03

下一階段“去庫存”喜憂參半

喜的情況是,4月開始我國去庫存的速度。這裏面“降價促銷”是很多行業採取的手段,比如我們今天觀察到的白酒,以及前段時間轟轟烈烈的汽車降價潮。疊加近期密集出臺的穩需求政策,比如促進汽車消費、綠色智能家電消費、充電樁等相關文件已經出臺,下一階段我國“去庫存”進程會加快。

不過這裏面也存在兩個不確定因素:一是出口需求能否穩住,5月份數據來看出口下滑比較快;二是去產能和去庫存的共振,有可能會放大需求弱的擔憂。

要預測“去庫存”什麼時候完成,PPI(即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是比較好的指標。什麼時候主要的工業行業不大規模搞降價促銷了,PPI穩了,去庫存就差不多結束了,同時經濟復甦就相對比較明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