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廣汽集團(601238.SH,02238.HK)公佈了2019年全年業績。

在車市凜冬之下,廣汽集團2019年全年累計生產汽車202.38萬輛,銷售汽車206.22萬輛,再次超過200萬輛。


數據只有對比才能凸顯“含金量”。

據功夫汽車瞭解,與行業平均下滑約9%的業績相比,廣汽集團2019年領先行業平均水平約5個百分點,表現靚麗。而若以時下行業最實用的終端銷量口徑來統計,廣汽集團2019年終端銷量爲208.49萬輛,同比增長 0.68%。相較於國有大型汽車集團而言,廣汽集團成爲終端銷量逆流而上的少數代表。

尤爲值得一提的是,“硬核”銷售數據背後,更隱藏着廣汽集團2019年不少“閃光點”。

從點到線,從線到面,這些“閃光點”“連”成了廣汽集團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勾勒出中國這家最具市場意識汽車集團,在“存量之爭時代”行穩致遠的前景。


據功夫汽車瞭解,早在元旦前夕,廣汽集團已將2020年的銷售挑戰目標定爲增長8%。這也是國內首家公佈新年目標的汽車集團。8%的挑戰目標意味着,廣汽集團在新的一年,不但要跑贏GDP增速、大幅度跑贏車市預測,更將領先國有大型集團。

在功夫汽車看來,廣汽集團在2020年希望迎來車市“存量之爭”新時代的一次“爆發”。當然,這個“爆發”不僅僅體現在銷售增長數量之上,更體現在質量之上。

“堅決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近日,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2020年經營工作會上強調,2020年,廣汽集團經營工作要強調“穩”,業績增長要突出“質”,經營管理要聚焦“效”,黨的建設要夯實“基”。

曾慶洪這一番話,既爲2020廣汽集團定調,也可視爲中國汽車業新一年應對新挑戰的方法論。

1、“調整之年”,加速探索銷量結構“高質量發展”

2019年,全年車市以慘淡收官。無論是大型汽車集團還是各家合資、自主車企,都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中汽協預測,全年車市跌幅達到-9%左右。

中汽協原祕書長董揚在今天撰文稱,“調整之年看調整,中國汽車產業正在經歷着脫胎換骨的轉型升級。”而這恰恰是廣汽集團等大型汽車集團的真實寫照。

從廣汽集團新鮮出爐的全年銷量可以看出,今年廣汽集團在2019年的行業“調整之年”加速結構性調整。

首先,在自主品牌傳祺方面,廣汽集團以強烈的市場意識,堅決打好清庫存之役。據功夫汽車瞭解,2019年傳祺快速消化庫存,全年下降44%,目前傳祺庫存係數已調整到1.5,保持在正常範圍內。加上去庫存數量,傳祺在2019年的終端銷售達40萬輛。

其次,在去庫存的同時,傳祺有一組數據“閃耀“中國品牌乃至整個車市。據統計,在15萬到20萬售價區間,傳祺成爲銷量第一的中國品牌,且佔據了傳祺總體銷量的25%左右。傳祺GS8\GM8目前在市面上處於持續暢銷狀態。

傳祺的高端化,愈是在弱市,愈能凸顯品牌價值。這也是廣汽集團乃至中國汽車業的可貴之處,也是汽車業轉換新動能的一個新動力體現。


另外,廣汽集團的新能源發展可謂高歌猛進。其中,廣汽新能源全年累計銷售4.22萬輛,同比增長 110.6%,12月銷9457輛,同比增長205%。其中,明星車型Aion S月銷突破8000輛,達到8460輛,令多少傳統大型集團以及造車新勢力眼紅不已。由此,全集團累計銷售新能源乘用車5.69萬輛,同比增長135.9%,增速領跑行業。

尤爲值得一提的是,廣汽集團今年加快向合資企業導入廣汽品牌的新能源車型,引領向合資企業導入技術與品牌的潮流。最新統計顯示,廣汽豐田純電iA5 月銷1178輛,首超千臺。這也再次證明了,廣汽集團這一開創行業歷史先河的舉動,不僅獲得跨國企業的認可,更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可謂是行業與市場雙豐收。

新能源的爆發,也爲廣汽集團探索銷量“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強勢賦能。


當然,在2019這個猛烈的車市調整之年,廣汽集團之所以能夠表現出強烈的韌性,這也與旗下廣本、廣豐、廣三不俗表現有着強烈的關係。

其中,廣汽本田全年銷量76.50萬輛,同比增長4.2%;廣汽豐田全年銷量66.57萬輛,同比增長14.7%;廣汽三菱:13.62萬輛,全年同比增長3.5%,都爲業界所豔羨。日系合資企業優異表現,爲廣汽集團遊刃有餘的調整與升級,提供了充分的空間與時間。

可以說,日系“基本盤”之穩健與強大,也是廣汽集團“高質量發展”的一大底氣。

2、高質量發展內核:獨具廣汽特色的改革創新之路,越發清晰

其實,除了銷量結構的調整與培育新動能之外,廣汽集團這一年在追求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更不乏可圈可點之處。這些“閃光點”較銷量,之於中國汽車業的轉型升級更具有可資借鑑的意義。

正所謂,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創新”與“改革”成爲廣汽集團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內核,令獨具廣汽特色的改革創新之路,正越發清晰。

在“創新”上,廣汽集團在2019年,從面向汽車新四化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被譽爲大灣區硅谷的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可謂日新月異。目前,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戰略性項目進展迅速,取得階段性成果,已批准投資項目達到285億元。


同時,廣汽集團在自主研發的投入累計已達278億元。以廣汽研究院爲核心的廣汽集團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在國家最新一輪考評中名列全國第六、汽車行業第一,自主研發的發動機技術拿下了中國內燃機學會最高獎項。

創新之路上,廣汽集團更是加快開放步伐。廣汽集團不斷拓展“朋友圈”。通過深化開放合作,爲發展積聚“勢能”。

其中,通過攜手上汽集團、豐田和滴滴,廣汽集團的開放發展邁上新臺階。此外,由廣汽集團、騰訊、廣州公交集團、滴滴出行等共同打造的共享出行項目“如祺出行”也在2019年6月成功推向市場,爲該集團業態的創新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


不容忽視的是,敢於刀刃向內推進改革,更是廣汽集團在2019年面向未來打基礎的重要舉措。

2019年,廣汽集團對組織機構再次進行改革,實行本部制,新設了整車事業本部、零部件事業本部、商貿事業本部、金融業務本部、數據信息本部和國際業務本部等,加強自主品牌研產銷一體化發展和全產業鏈協同效應。

通過頂層設計的調整,協調、溝通機構的設立,廣汽集團建立起更高效的“協同作戰”方式。在激烈變化的市場環境中,讓決策和執行變得更加靈活和有效。

此外,伴隨着廣汽集團繼續進行職業經理人改革,企業市場化改革的進程不斷深入,由此釋放的“制度紅利”,也讓集團經營變得越發穩健和堅韌。

此前,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就這輪職業經理人改革有過如此評價:“這次改革,廣汽的外部聲音大於內部聲音。”改革在廣汽內部遇到的阻力很小,因爲較早參與市場競爭,幹部都願意主動走向市場。這也體現出廣汽集團強烈的市場化基因。


除此以外,“雙百行動”改革措施逐項落地,現代化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逐漸加快;行業內率先探索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導入合資企業模式也在穩步推進,導入廣汽豐田的iA5量產上市。

這一系列成績,無不證明,獨具廣汽特色的改革創新之路,正越發清晰。

3、亮劍2020,挑戰銷量8%增長,底氣何在?

機會總是爲有準備的人而來。

據中汽協預測,2020年,我國全年新車銷量仍將在低位徘徊。全年預計約2%的同比下跌,將持續爲汽車業帶來挑戰。

但功夫汽車與不少行業人士交流時都認爲,2020年中國車市將上演着存量之爭時代新一輪的品牌“遷徙潮”。

無疑,在合資以及自主領域、新能源領域都具有品牌優勢的廣汽集團,經過2019年的調整、轉型與蓄勢,有望迎來新一輪的爆發。

而廣汽集團也在行業內率先亮劍。

在近日舉行的廣汽集團2020年經營工作會上,廣汽集團提出了努力挑戰全年汽車銷量同比增長8%的目標。


爲此,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會上提出:

一是要全力以赴穩增長,充分挖掘經營潛力,做好規劃總結與編制;

二是要打造營銷新體驗。聚焦優質產品,構建數字化“金三角”銷售服務體系,不斷拓展服務生態圈;

三是堅持創新不鬆懈,提升核心競爭力,完善研產銷一體化機制,加強核心技術能力,持續優化投資結構;

四是全面培育新動能,全面發展智聯化、電動化、數字化、共享化;

五是紮實推進國際化,提升合資合作水平,推動開放創新與跨界融合;

六是持續改革,推動發展高質量。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則在會上強調:

2020年,廣汽集團要以“一箇中心,兩個不動搖,三個轉變,四個變革”爲主線,即堅持以質量效益爲中心,堅持自主創新和合資合作不動搖,加快推動製造向創造、速度向質量、產品向品牌轉變,全面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和體制機制變革。

“堅決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曾慶洪定調,廣汽集團在新的一年,經營工作要強調“穩”,業績增長要突出“質”,經營管理要聚焦“效”,黨的建設要夯實“基”。


事實上,從今年年底開始,廣汽集團迎來了“產品大年”,向市場發起瞭如潮般的“新車攻勢”。

傳祺GA6、第二代傳祺GS4、Aion S和Aion LX等大批自主品牌明星車型批量上市;合資品牌方面,也迎來了廣汽本田皓影、廣汽豐田換代雷凌等重磅新車。批量而來的新車,爲2020年的增長奠定更爲堅實的基礎。

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是,第二代傳祺GS4月銷1.28萬輛,大有“王者歸來”的勢頭。同時,廣汽傳祺經銷商信心不斷提升。由此,輕鬆上陣的廣汽傳祺正在迴歸到健康的發展軌道上。

這成爲廣汽集團今年挑戰8%增速的最強“底色”。

4、功夫拍案

正所謂,逆流之下,奮楫者先。

頂住了2019年的巨大挑戰,廣汽集團憑藉着強烈的市場化意識,爲汽車業探索“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頗具廣汽特色之路。

時下,中國車市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處於百年未有之變局當中,已經駛入任正非所言的“無人區”。這就需要廣汽集團等龍頭探索汽車業轉型的新方向,探求車市寒冬增長的新動能。

2020年,對於廣汽集團等汽車業“中堅力量”而言,仍舊任重道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