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春節將至,各路洗腦神曲彷彿輪番盤問着小編,今年要不要回東北老家過年?那麼問題來了,搶票?會不會比搖號還難;開車?北方長大的我還真沒有信心HOLD的住含有冰雪路況近3000公里的路程。

秉承着解決辦法比問題多的原則,我決定逐(看)層(看)分(再)析(說)!慶幸的是,首先我有駕照,合法上路駕駛是我目前不需要解決的問題。其次是車,一家三口長距離旅途,空間的舒適度、行駛穩定性、冰雪道路的應對能力......這樣羅列出來真是太多,所以我決定先越過這一項。

咦?冰雪試駕!

我彷彿找到了快速上手的捷徑。

“領導,我耐寒!讓我去吧”

2020年的第一場冰雪之旅,從坐上北京越野那一刻開始。


長白山,夏天來過,天池也非常照顧東北老鄉,記得第一次到訪就給看了全貌,冬天來長白山試駕,從業多年的頭一次。玩越野,如今不再是中年大叔的遊戲,遠有達喀爾近有阿拉善,即便你沒有雄厚的財力,也能尋找到其中的樂趣。當然,有一點很重要,現在買一臺稱職的越野車比以前更便宜了。長白山的低溫嚴寒和冰天雪地是“撒野”的最佳去處,也是考驗車輛性能的絕佳聖地。對於以越野性能著稱的北京越野來說,更可謂是天然的試駕場。



越野哪家強?別看廣告,看銷量!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北京越野全年實現銷售3.6萬臺,蟬聯中國品牌越野車銷量冠軍,近四年度複合增長率高達37.5%。零下40攝氏度,積雪與暗冰鋪滿了林間公路與湖面。就像我向領導申請的一樣,東北人的耐寒體質讓我可以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撒野上。



這次長白山之旅,我開的是一輛BJ40城市獵人版,有了雪地胎,再掛上四驅,好像這臺車在對我說盡管開就行了。雖然它主打的是城市用車場景,但請相信,它硬派越野的底子仍在,來到非鋪裝路面的BJ40城市獵人版彷彿是一位將軍迴歸了熟悉的戰場,在海拔4000米極寒狀態下,也可提供令人滿意的動力性。出色的接近角和離去角再配以低速四驅模式,它的通過能力可以給人十足的信心去玩雪。


編隊行駛時,一路跟隨前方車輛的車轍,非承載式車身配合出色的懸架組合,舒適度完全不亞於城市的SUV車型。中控臺集成的電子分動箱旋鈕及按鍵,能夠讓車型在2H、4H、4L的驅動模式中輕鬆切換,4L模式,可將傳動扭矩放大2.48倍,爲車輛脫困提供強大動力,這套可靠的分時四驅系統也是BJ40城市獵人版相對其他城市SUV最核心的優勢了。冰雪路況的下坡讓多少越野愛好者望而卻步,而能在極端路況下好用的陡坡緩降絕對稱得上是福音了。BJ40城市獵人版的陡坡緩降功能介入時非常的舒暢,並不會讓人感覺很突兀,這時只需要把油門鬆開,車輛會以每小時7公里的時速緩慢下行,雙手繼續握好方向盤進行一些適當的修正就可以了。


主副駕駛位置配有電動調節和座椅加熱功能,車外寒風刺骨而進入到車內看到電加熱按鈕時,真是座椅未暖心先暖啊。環境溫度零下35攝氏度時,發動機運轉30分鐘,駕駛員足部溫度不低於5攝氏度。空調的快速反應,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經歷了高海拔的磨礪、惡劣天氣的摧殘,一臺表現優異並能在擁有越野硬指標基礎上提供不錯舒適性配置的汽車,絕對是這趟旅程最可靠的伴侶。


要說開中國人自己的越野車,BJ80就是一輛DREAM CAR。坐到駕駛席上,就會愛上這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最大爬坡度>60%。一般車型爬坡度不高於20%,放在哪裏都是一個比較恐怖的數字。沒錯,他不僅用硬派的視覺感官吸引着你,還擁有更強的硬實力。隨着穿越路線的深入,坑窪路面也越來越多。經常越野的朋友大多都格外愛惜車子的懸掛,尤其是那些使用空氣懸掛的車型,即便是遇到面積較小的深坑都要減速,實在有些脆弱。BJ80本身帶有大梁的非承載式車身就已經很“硬”,再加上扭簧式的前獨立懸掛,就是硬上加硬了。扭簧式的懸掛如今更多的出現在專業越野車或者軍事/商務用途上,其主要特點就是高穩定性、能承受更高的衝擊力。更何況BJ80軍品驗收標準可高出太多。我想只要身體喫得消,完全可以硬抗更多的複雜路況,甚至沒有路。降雪、融化、結冰,在北方開過車的人都能深深體會到其中的危險性,山路上除了需要保持車距,這臺BJ80幾乎不用讓人操心,與一般路況相比,只需要提前制動。此前我並沒有駕駛過BJ80,來自發動機的振動與車輪的顛簸比想象中要好太多,較長懸架和車身高度反而帶來了更強的舒適感,路面上的積雪不斷被碾壓,很容易形成搓板路,車輪每一次駛過都能精準的傳遞到方向盤上,軍工品質與調教在細節當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當更多的家庭開啓了“車輪上的生活”,曾經馳騁戰場的越野車彷彿正在褪去鐵與血的氣息,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開始在舒適之外追尋屬於自己的個性化出行體驗,千篇一律的汽車產品變得像手機一樣,可能成爲一種快消品。崇尚個性、渴望表達的年輕一代不再被“格子間”所束縛,一臺擁有霸氣外觀和強大通過性能的越野車,成爲更多普通人尋找生活樂趣的大玩具,或者稱之爲“靈魂伴侶”也不爲過。也許有人會說,越野雖然很酷,不過註定只屬於小衆人羣,他們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他們不斷嘗試改裝,再去滿足自己挑戰山川沙漠的好奇心,週而復始。其實不然,越野不僅僅是對極限的挑戰,更多的是對理想生活的熱愛,毫不妥協對出行樂趣的追求。


也許你也和我一樣,在異鄉打拼,渴望着過年回家,雖然承受着工作的壓力,但爲何不勇敢一點選擇一種自駕越野的方式與家人團聚;也許你天生就渴望冒險,享受在崎嶇中疾馳而過的快感;也許你已步入中年,偏愛溯溪垂釣、觀鳥探星;也許你期待了太久,何時才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答案其實很簡單。

心在路上就是越野,而越野應當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