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岁末年终做盘点,是规定动作。但是2019年的盘点,却让人有点不忍下笔,因为好消息,真的不多。


经历了2018年的负增长,在2019年,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变得更强,不过超过7%的跌幅仍然比2018年扩大了一倍有余。好在2018年末的下滑,让所有车企都以十分谨慎的态度来面对2019,因此到了年末,普遍“情绪稳定”。


在下滑的大趋势下,仍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豪华品牌普遍收获销量增长,虽然降价换量是必由之路,但是豪华品牌较高的溢价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在这一轮车市下滑中,成为了保持增长的重要财富。


与豪华品牌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自主品牌,以及法系为代表的部分合资品牌的加速萎缩。其中自主品牌向头部集中的趋势日渐明朗,2020年或许将成为见证一批品牌消失的年份。


PART 2


有的品牌,已经赶不及看到2020年的曙光了。率先倒下的,是DS。




长安与PSA的合作始于2011年,通过长安PSA,PSA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DS得以引入国内生产、销售。


不过令人唏嘘的是,DS品牌在国内可谓步履艰难,始终都在豪华品牌销量榜上处于“吊车尾”的尴尬境地,同时DS与雪铁龙品牌之间不够鲜明的产品差异,也让很多人并不认可DS的豪华品牌身份。


时间来到2019年,DS在中国迎来至暗时刻,月销长期低于千辆,甚至间或只有两位数。而与此同时,整个法系品牌在国内的市占率也一路下跌,已经小于1%,彻底被边缘化。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眼看翻盘无望,长安和PSA终于决定双双退出。无论接手股份的宝能作何打算,DS品牌在中国的失败,已是板上钉钉。


有的人选择退出,也有人“穷则思变”。




在自主品牌行列中,奇瑞可谓起个大早,却赶了晚集,近年来销量先后被吉利、长城超过,自身经营业绩也不断亮起红灯。2019年上半年,奇瑞的总负债为622.9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4.9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准。


过去十年间,奇瑞的品牌战略飘忽不定几经更迭,在“一个奇瑞”和多品牌战略间反复徘徊,与之相伴的是产品体系不清晰,没有真正热销的拳头产品。


于是乎,奇瑞迈出了汽车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步,这一步不仅迈得快,而且迈得非常大——从芜湖国资委完全控股得国有企业,变成非国资背景股东实际持股超过50%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完成混改后,奇瑞势必将迎来一场新变革。资本层面的变化,是否能够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让这个曾经自主品牌的排头兵“换个活法”,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PART 3


2019年,国内诞生了一批全新的合资公司。




比亚迪与丰田合资成立公司,共同研发新能源技术;长城与宝马合资的“光束汽车“于11月在张家港完成工厂奠基;吉利于戴姆勒合资的“智马达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合作经营Smart品牌并共同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型。


与传统意义上的合资企业所不同的是,这些全新的合资公司,不再以简单的导入外方车型国产为经营模式,共同开发面向全球市场的下一代车型技术,成为这些新合资企业的共同特点。


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话语权正在不断增强,在汽车行业变革的过程中,合作才能共赢,“新合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




与“新合资时代”同步到来的,还有产业政策对外资企业独资建厂的松绑,特斯拉用火箭般的速度成功抢得先机。


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一块占地86.5万平米的土地上,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特斯拉在美国以外的首个超级工厂落成投产。




从1月7日奠基开工,到9月份工厂完成验收,再到11月投产和年底正式向用户交付Model 3车型,这一速度可以说在整个汽车行业都前所未有。


除了工厂的快速落成,特斯拉在2019年还获得了国内多家商业银行的高额、低息的商业贷款,为特斯拉在国内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而进入2020年的第一周,特斯拉就用低于30万元的Model 3起步售价再次独霸车圈头条。2020年的特斯拉,注定还将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绝对焦点。


PART 4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与之相对应的,是退潮的时候,才会发现谁在裸泳。所有的泡沫,都有戳破的那一天。


如果要给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挑选一个关键词,那一定是“退坡”。补贴政策的逐渐退出似乎已无可逆转。在此背景下,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开始掉头向下,随之而来的是众多企业销量和利润的同步下滑。

新能源汽车究竟是“政策市”还是“需求市”,答案已经相当清晰。




另一方面,众多外资车企正在全力投入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以期在未来三到五年中占据行业竞争优势。新能源一定是汽车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是在目前,哪一种技术路线能够成为最有选项,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潜力究竟有多大,都仍是未知数。


有的泡沫,是被政策戳破的。有的神话,则是被一场测试拆穿的。


2019年12月24日,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管理中心(C-IASI)发布了上汽大众全新帕萨特的碰撞测试结果。




其中在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帕萨特获得“较差”评级,同时在碰撞测试过程中,帕萨特出现A柱断裂、车轮大幅入侵乘员舱、气囊无法为车内乘员提供良好安全屏障等诸多问题。


结果一出,舆论为之哗然。大众品牌在国内长期以来是德系制造的代言人,安全性更是有口皆碑,但在此次C-IASI的测试中,包括帕萨特、途观L在内的多款车型都在各自级别中排名居末,评分被许多日系新车远远甩在身后。


在大众“人设崩塌”的同时,合资品牌安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上汽大众帕萨特与北美版帕萨特表面上是同款,却在两国的碰撞测试中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互为兄弟车型的广汽本田雅阁和东风本田Inspire,在C-IASI的测试中,Inspire的表现却远不如雅阁。


这些颇为荒唐的结果,让公众看到了更多汽车安全领域中不为人知的潜在隐患。人们突然发现,在安全的问题上,品牌国别不是问题,谋事者的态度,才是关键。


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如今已经不太流行了。在2020年的年初,用这句话,和大家共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