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經進入尾聲,對於各大車企而言,正在爲銷量做最後的衝刺,尤其是各個細分市場的“銷量擔當”之間,競爭程度更是不言而喻,從國內市場份額最大的轎車銷量來看,11月日產軒逸和大衆朗逸雙雙破5萬,其中朗逸以55183輛的成績位居榜首,軒逸以52865輛緊隨其後,卡羅拉以36742輛位居第三,其中軒逸更是連續兩個月突破5萬輛的成績。

在關注度高、競爭激烈的轎車市場上,但凡能夠取得不俗銷量的車型,可以說各個都是“身懷絕技”,那麼今天這三款銷量前三甲的車型又有何等“功力”?我們還得逐一分析。


日產軒逸

官方指導價:9.98-14.30萬元

軒逸在2018年奪得中國乘用車市場第一的桂冠,而如今的全新軒逸已經是它的第14代車型,它每一次更新換代後的軒逸都更加貼合了當下的用車需求,從而成就了它銷量不斷突破的市場表現。

軒逸的外觀採用日產最新的V-motion 2.0設計語言,整體的形態和天籟非常接近,前臉深V鍍鉻極具日產的辨識度,而狹長的大燈組一改往日的圓潤,視覺上變得更加精神,霧燈位置有L型黑色飾板點綴,造型方面棱角分明,富有動感氣息。

大燈配置方面,除了最低配的舒享版之外,其餘車型均配備了遠近LED光源,並且有自動頭燈以及大燈延時關閉功能,對於一臺十二三萬的車型而言,配置很有誠意。

新款軒逸的車身比例比老款更加寬綽、低矮、修長,其有着媲美豪華運動車型的1.254寬高比,不僅加強了第14代軒逸外形的視覺衝擊力;同時也達到日產超級跑車GTR水平的0.26Cd低風阻係數, 使空氣阻力相比上一代車型降低14%。此外,先進衝壓工藝製造的流體動感雙腰線爲其營造出一種蓄勢待發的感覺。C柱上的黑色隔斷處理之前在日常衆多車型上也都出現過,這種設計除了帶來懸浮式車頂的視覺效果之外,進一步強化了車窗框架的整體感和車身側面的層次感,從而使整車變得更具運動、時尚氣息。輪胎方面,除了頂配車型是215/50 R17的尺寸之外,其餘車型均配備205/60 R16,輪轂造型方面都進行了雙色拋光處理,視覺效果上比較有運動氣息。軒逸的車尾設計簡潔、大方,寬大的車尾加上平整流暢的線條使車尾部分看起來更像是中級車,此外燈組內的剎車燈採用燈帶式光源,夜間點亮之後辨識度很高,保險槓底部的擾流板設計有點天籟的感覺,視覺上進一步強化了運動氣息。軒逸在內飾上的升級也是全方位的,首先棕黑雙拼的內飾顯得更爲居家,中控臺以及門板上的軟質材料經過縫線處理之後進一步營造出車廂內出色的做工以及高級感,空調出風口以及旋鈕上的銀色裝飾顯得質感滿滿。方向盤採用更加年輕的平底式設計,另外除了最低配車型之外均配有真皮包裹以及多功能按鍵,並且真皮包裹性比較出色,握感比較舒適。儀表盤的造型和老款相似度較高,由雙圓盤加中間一款行車電腦組成,黑底白字的顯示效果清晰度很高,便於駕駛者讀取信息,不過中間屏幕的尺寸除了頂配是7英寸之外,其餘車型均爲4.2英寸。中控屏方面除了最低配車型之外其餘均配備了8英寸液晶屏,並且搭載了日產智聯娛樂系統,日常使用頻率較高的導航、藍牙電話以及車輛信息均有配備,並且屏幕上還設計了一排實體按鍵以及兩個旋鈕,方便駕駛者在行車過程中操作。三個炮筒式出風口造型比較新穎,尤其是出風口邊緣加入了鍍鉻裝飾之後顯得很有高級感,其實在很多豪華車上都能見到類似圓形出風口加一圈鍍鉻的設計,如賓利、勞斯萊斯、奔馳邁巴赫等,總之這樣的設計能給人非常強烈的質感。軒逸在安全層面的配置可以說“行走江湖全靠一個穩字”,主動安全上其搭載了IFCW超視距碰撞預警、EAPM油門誤踩智能糾正、CTA倒車車側預警、IDA智能疲勞駕駛預警、IEB預碰撞智能剎車、BSW變道盲區預警、LDW車道偏離預警在內的7項 NISSAN i-SAFETY 智能主動安全系統爲駕乘者帶來更加周到的安全保障。

另外,舒適性配置上,IDM多路況智能穩行系統集成動態控制模塊通過ITC智能循跡控制、IRC智能行駛舒適控制和iEB智能發動機制動三項技術顯著提高車輛操控性能和駕乘舒適度。

軒逸的座椅填充物非常柔軟,並且坐墊部分還進行了延長設計,對於腿部的支撐性更加到位,頂配車型座椅的皮質還進行了菱形格縫線處理,視覺上有着較爲明顯的高級感,此外,頂配車型的主駕駛支持電動調節,其餘車型全部爲手動調節

軒逸的後排座椅在同級中屬於比較寬大的,尤其是左右兩個座位的坐墊部位也進行了加長,乘客在長途坐車時不會輕易感到疲憊,另外2712mm的軸距對於一臺緊湊型車來說足以用寬敞來形容,再加上柔軟的填充物,軒逸的乘坐舒適性完全對得起“移動沙發”的稱號。美中不足的是,後排左右兩個頭枕爲一體式設計,不能上下調節,這個設計和老款相比有點退步的意思。後備箱方面,官方宣稱的容積爲560L,這個數據在同級中有一定優勢,在加上後備箱內的平整度較高,所以空間利用率還不錯,後備箱的開口也比較大,平時拿取大件行李時比較方便,不過軒逸的後排依然不支持放倒功能,空間靈活性上還有提升空間。軒逸搭載全新第3代HR16智能發動機,1.6L自然吸氣匹配CVT的動力總成對於家用車來說非常守規矩,發動機最大功率139馬力,最大扭矩169牛·米,實際駕駛過程中油門初段比較靈敏,起步時給人的感覺很暢快,油門一點就走,同時CVT變速箱保證了加速過程中的平順性,即便狠踩油門車輛依舊非常平順、舒適,而在油耗方面,軒逸的綜合工況油耗達到媲美混合動力車型的4.9L/100km,油耗堪比混動車型。


車型總結:第14代軒逸的變化可謂是脫胎換骨的,首先外觀變得更加時尚且帶有一定運動風,和大哥天籟非常相似,同時內飾在居家的設計風格上做工用料突顯出較高的質感,而乘坐方面,無論是空間還是座椅的舒適性都同級中都是首屈一指,更何況日產的“移動沙發”不是吹噓的,動力方面1.6L自然吸氣+CVT的動力總成加速暢快平順,更重要的是4.9L的油耗對於注重經濟性的家用車來說非常有誘惑力。


豐田卡羅拉

官方指導價:11.98-15.98萬元

說到卡羅拉,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是一款全球銷量超過4千萬的家用神車,其實對於大部分卡羅拉車主而言,卡羅拉的表現就是典型的豐田特色,沒有出挑的亮點,但是也挑不出明顯的缺陷,平庸、務實,符合家用標準。如今的卡羅拉在外觀設計上可謂是卡羅拉車型在前世今生裏最年輕的一次設計,前臉採用豐田家族式的分層式中網,上層由一條鍍鉻沿着引擎蓋貫穿至兩側大燈組,下層部分是“大嘴式”隔柵,視覺效果較爲霸氣,霧燈位置C型鍍鉻條使的卡羅拉的前臉看起來更加兇悍。大燈配置方面,卡羅拉的頂配和次頂配車型(運動版和旗艦版)配備了遠近LED光源,其餘車型均配備鹵素燈,不過該車全系標配了自適應遠近光、自動頭燈以及LED霧燈。雖然說大部分消費者選擇的中配車型沒有配備LED光源,但是其標配的功能也是相當有誠意的。卡羅拉的車身側面看起來比較低矮,而長度方面雖然較老款車型有所增加,但是視覺效果依然有點緊湊,不過低車頭高車尾的設計讓卡羅拉呈現出一種俯衝的姿態,視覺上有着較爲明顯的運動氣息。輪胎方面,卡羅拉一共分爲三個尺寸,運動版車型採用225/45 R17,低配和次低配車型爲195/65 R15(先鋒版和精英版),頂配和中配採用205/55 R16(旗艦版和豪華版),輪轂造型上,除了運動版車型採用雙色拋光處理之外,其餘都是普通的多幅式輪轂。車尾的造型看上去飽滿、厚實,整體的形態和前臉相呼應,兩側尾燈之間由一條鍍鉻飾條相連,這種設計在最新的榮放上也能見到,使整個車尾看起來更具層次感。卡羅拉的內飾設計簡潔、流暢,線條,整個中控臺頂部採用非常平整的設計,不過黑白雙拼的內飾顏色營造出較強的視覺衝擊感,比較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另外中控臺以及門板上的縫線裝飾突顯出了一定的高級感。值得一提的是,針對中國設計的12.1英寸中控大屏顯得很突兀,甚至有點山寨的感覺。卡羅拉的方向盤採用三幅式設計,造型方面加入了銀色裝飾之後顯得更加年輕、運動,真皮包裹性不錯,手感很舒適,且中配以上車型配備都配備真皮方向盤。儀表盤採用兩側指針式設計加中間一塊液晶儀表,不過除了頂配車型是7英寸液晶屏之外,其餘車型均配備4.2英寸的屏幕。頂配車型採用的是12.1英寸大屏幕,乞丐版沒有配備中控屏,其餘車型均配備了9英寸屏幕,事實上頂配車型的12.1寸大屏無論是設計還是功能性方面都不佔優勢,中高配車型上的9英寸屏幕反而更加協調,不過功能性方面,只有頂配車型配備了導航功能。主動安全方面,卡羅拉全系標配8氣囊再加一個膝部氣囊,此外還有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輔助以及主動剎車等等,在安全方面可以看出卡羅拉下了不少功夫。卡羅拉全系標配電子手剎和自動駐車功能,在這一點上日系車普遍做的比美系車更有誠意,因爲大部分美系車都只配備電子手剎沒有自動駐車的功能。卡羅拉的座椅填充物非常厚實,對於身體的支撐性比較到位,並且黑白雙拼的設計也進一步突顯出了活躍性,不過在座椅調節方面,卡羅拉全系都是手動調節。這一代卡羅拉在軸距方面較上一代並沒有增加,同樣2700mm的情況下這一代卡羅拉在後排空間的營造上似乎沒有進步,主要原因在於TNGA平臺下的車型前排座椅都非常寬厚,佔用後排空間的同時對後排乘客的視野遮擋也比較明顯,較早上市的奕澤也出現過類似的問題,所以整體後排的空間感比較一般。卡羅拉的後備箱容積爲470L,數據在同級中比較一般,尤其是和同級別的日系車相比毫無競爭力,好在應付日常家用需求沒什麼問題,此外,卡羅拉的後排還支持4/6放倒功能,偶爾搬運大件物品時可以擴充更大的容積,不過後排放倒之後椅背與後備箱地臺落差較大。卡羅拉在汽油版車型上全系僅配備1.2T一款發動機,傳動系統匹配CVT無級變速箱,對於豐田而言,這套總成是原本1.6L自然吸氣的替代者,發動機最大功率116馬力,最大扭矩185牛·米,發動機在1500轉就能爆發出最大扭矩,油門初段比較靈敏,所以城市裏開的時候給人的感覺很輕盈,不過高速上二次加速會明顯感覺到小排量渦輪的不足之處,速度提升不夠明顯。經濟性方面,1.2T的百公里油耗爲5.7L。


車型總結:基於TNGA架構的卡羅拉整體變化還是非常明顯的,外觀方面卡羅拉一改往日的中庸,轉而變得更加年輕、運動,空間方面由於懸掛結構進行了變化,所以即便軸距不變,整體空間感給人的感覺沒有上一代寬敞,而動力總成依舊是上一代延續下來的1.2T+CVT總成,動力響應算不上澎湃,但是可以滿足日常城市代步需求。


大衆朗逸

官方指導價:9.99-16.19萬

大衆朗逸雖然是上汽大衆後期開發的車型,但是其上市之後銷量一路開掛,同時也是緊湊型轎車銷量榜的前三甲的老面孔,多年來憑藉着出色的綜合產品力以及大衆的出色口碑,如今已經在同級車市場牢牢站穩腳跟。朗逸的前臉屬於典型的大衆車風格,下沉式U型中網飽滿大氣,並且鍍鉻中網和兩側的大燈組融爲一體,整體感較爲明顯,而中網上的鍍鉻飾條也使車輛看起來比較有質感。光源方面,朗逸全系標配遠近LED光源,配置方面,除了最低配車型之外均搭載轉向輔助照明,這也是德系車一貫的標準配置,不過最低配車型不配霧燈的做法似乎有點說不過去,另外頂配車型還配備了自動頭燈和大燈延時關閉。朗逸的側面風格有德系車一貫的修長與穩重,尤其是平緩的C柱位置甚至還營造出些許溜背的感覺,此外門板上的雙腰線爲整車的側面部分提升了設計感,同時看起來也更加硬朗。輪胎尺寸方面,最低配車型配備的是195/65 R15,頂配車型爲225/45 R17,中高配車型爲205/55 R16,尺寸在同級中屬於中規中矩,而在輪轂造型上,頂配車型採用雙色拋光處理的多幅式輪轂,無論是造型還是配色都較爲運動,其餘車型全部採用造型更加普通的多幅式輪轂。朗逸的車尾設計簡潔大氣,雖然設計上沒有什麼亮點可尋,但是簡約的線條營造出明顯的層次感,同時兩側的尾燈組也較爲扁平化,後包圍底部用鍍鉻飾條裝飾出雙出排氣佈局,視覺效果很有大車風範。朗逸的內飾採用典型的大衆式中控臺,這也是大衆最新的設計語言,從設計角度而言,整個中控臺線條簡潔,並且大面積黑色飾板的裝飾也略顯穩重,不太適合年輕消費者,但是從使用角度來講,朗逸略微傾斜的中控臺比較有利於駕駛者操作,人體工程學方面體現的更加到位。方向盤造型和其它大衆車型一樣,三幅式平底設計,值得一提的是大衆方向盤上的真皮包裹性非常出色,所以握感自然很舒服。儀表盤採用的是傳統的雙環指針儀表加中間一塊行車電腦,對於一款指導價爲16萬左右的緊湊型轎車而言,無論是儀表盤的設計風格還是中間行車電腦的尺寸都顯得有些廉價了,甚至可以說配個全液晶儀表也不爲過。頂配車型配備的是8英寸大屏,中高配車型搭載的是6.5英寸屏幕,而乞丐版車型則沒有配備屏幕,實用性欠佳,功能性方面,只有頂配車型支持導航功能,中高配車型只能通過CarPlay、CarLife手機連接來完成更多的操作。空調方面,朗逸全系標配PM2.5過濾裝置,操作旋鈕也是熟悉的大衆式造型,值得一提的是朗逸頂配車型支持前排座椅加熱,這種功能在緊湊型車中還是比較少見的,不過朗逸頂配的定價有這個配置也不奇怪。頂配車型前排採用了仿皮材質,並且座椅包裹性很強,兩側的護翼在高速過彎時可以有效防止乘客身體左右傾斜,另外調節方面,朗逸頂配車型主駕駛支持電動調節功能,其餘均爲手動調節。朗逸2688mm的軸距在日系對手面前毫無競爭力,不過好在其實際空間表現比較寬敞,不過朗逸有一個大衆車的通病,就是後排地臺中央部分有較高的隆起,對於後排中間乘客的舒適性影響較大。朗逸的後備箱容積爲510L,在同級中屬於中等水準,另外它的後備箱在設計上規整度比較高,能保證不錯的空間利用率,並且有大件物品裝載的需求下還能通過後排4/6放倒來擴充容積。朗逸共有三種排量可選,分別是1.5L自然吸氣、1.2T渦輪增壓和1.4T渦輪增壓,傳動方面,1.5L車型有5擋手動和6速手自一體可選,兩款渦輪增壓車型均匹配7速雙離合。實際駕駛方面,從消費者關注度最高的1.5L車型來看,該車型的動力響應和日系車截然相反,起步階段給人的感覺沒有爆發力,油門踏板前1/3階段沒有明顯的加速力,必須要將油門深入速度就能起來,不像日系車起步輕點油門就走的感覺,變速箱在行駛中很容易升擋,或許是出於燃油經濟性的考量,變速箱一直在限制轉速,而燃油性方面,1.5L車型的百公里油耗爲5.5L。


車型總結:朗逸這款車能夠在市場上立足腳跟,一方面是得益於大衆的口碑,而在自身產品力方面,朗逸的外觀成熟穩重,內飾設計雖然略顯古板,但實際操作起來實用性不錯,空間方面整體的寬敞性還不錯,只不過大衆一貫的後排地臺隆起成了朗逸後排的缺陷,動力方面,朗逸的佈局較爲全面,1.5L排量比較符合對動力沒有要求的消費者,而對動力有一定要求消費者可以選擇1.4T車型。


總結:

從以上三款“銷量擔當”中可以看出每款車之間的優勢,軒逸主要優勢在於配置比較周全,尤其是豐富的主動安全系統在同級中比較稀有,另外在國人最注重的空間方面,軒逸2712mm的軸距加上“沙發式”座椅營造出越級的舒適感受,而動力方面,1.6L自然吸氣平順省油,百公里4.9L的油耗堪比新能源。卡羅拉外觀較爲運動,配置方面在全系標配的主動安全功能較爲豐富,給消費者一種誠意滿滿的感覺,此外空間和動力在同級中都屬於中規中矩,不過這也符合豐田一貫的中庸派,每一處都拿捏的很到位。朗逸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設計都顯得更加成熟穩重,比較符合成熟人士的選擇,空間在同級中屬於中等偏上,美中不足的是後排中央地臺隆起較高,不過其最大的特點還要歸功於大衆的品牌光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