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着環保政策的收縮,車企也不得不降低發動機的排量,爲了滿足消費者們的駕駛體驗,小排量渦輪增壓的發動機被應用到滿大街都是,這樣就可以通過渦輪增壓器的強行介入,讓較小的排量的發動機迸發出更強的動力,使提速更快,我們在道路上經常能看到車尾貼有1.4T或者1.6T標誌的汽車。





由於ECU的設定是不變的,那麼進氣量變少後壓縮比的變小,氣缸內的油氣混合比也將發生變化。在發動機設定的轉速、噴油量、溫度等各種參數未改變的前提下,燃油的不充分燃燒現象將會很明顯。當車主想要提速時,此時汽車動力變弱,發動機在ECU的作用下要達到設定的某個轉速點,它必然就會增加噴油時間,這樣又進一步增大了燃油不充分燃燒的概率。



感覺這樣直接跟大家說的話,沒這方面只是的朋友可能沒辦法理解,所以先給大家說一下這個大概的原理吧。



首先渦輪增壓發動機就是在一個自吸發動機上面加上一個渦輪裝置,然後汽車廠家的技術工程師進行一些相應的改裝設計,然後就成爲一臺渦輪增壓發動機。





這裏主要說的就是這個相應的改裝,首先渦輪增壓發動機,因爲空氣進氣量較多。所以發動機的汽缸壓縮比一般是降低的,大概是7:1。這個數字不是,絕對的根據不同的車型有不同的比例,這個大家就別太擡槓。而且這裏先給大家說明,我說的是汽油發動機。



渦輪增壓器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更省油,獲得更大的動力。原理就是氣缸內進入的空氣更多,燃油就可以更少,壓縮情況跟自然吸氣發動機是一致的,但是空氣是被壓縮的,壓縮點燃之後是會爆炸,是爆燃炸開的,所以爆發力也就更強。



渦輪增壓發動機是在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基礎上加上了渦輪,然後靠發動機排出的尾氣,推動葉輪產生動力,帶動同軸的進氣渦輪,向發動機氣缸壓縮空氣,再由噴油嘴增加噴油量,汽缸內就有了更多混合氣體,經過燃燒就能產生更大的能量,以此來提升發動機動力。





另外,自然吸氣發動機低轉速時氣缸進氣量有限,所以很難在較低轉速發揮出最大扭矩,而渦輪增壓發動機是靠渦輪往氣缸裏壓氣,只要增壓壓力達標,低轉速下渦輪增壓器一樣可以保證氣缸能進入足夠的空氣,再配合ECU增加噴油量就可以在低轉速實現最大扭矩輸出了。一般來說渦輪增壓發動機對比同排量的自吸發動機,動力會提升40%左右,甚至更高。





不過,由於渦輪長時間處於高溫高壓的環境中工作,相對自然吸氣發動機而言,更容易出故障。如果我們汽車上的渦輪增壓器壞掉,能不能當自然吸氣發動機來使用呢?




所以,當渦輪增壓器出現故障後,汽車還能不能當自然吸氣車來開呢?其實結論是:可以。只不過有一些動力上的下降。比如工程單位上最常見的交通車輛就是帶T的皮卡車,例如豐田Hilux,三菱L200等等都是可以的。



其實,渦輪增壓器壞掉就和渦輪沒介入的狀態是一樣的,但汽車噴油量是根據之前行車電腦的ECU來執行的, 我們提高轉速,進氣量不足,油氣混合物過稀,這樣就容易產生加速無力,油門反應慢,聲音低沉,排氣管冒黑煙等工況,而這些會直接增大發動機的運轉負荷,增加積碳的形成,增大燃油的消耗量。



所以我們的渦輪增壓器壞了,一定不能取走當自然吸氣發動機來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