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我前幾天在網上看了一篇文章,它總結了過去十年手機行業拋棄的一些設計,從按鍵、塑料機身、屏幕材質到滑蓋翻蓋等分體設計,而在軟件上最大的變化就是由當年的百花齊放變成如今的安卓和ios兩分天下,早年呼風喚雨的塞班,以及後面的Meego和windowsphone現在都已經消散無影。




回想一下汽車行業,在過去十年裏它的變化也非常多,很多全新的功能和設計就像行業慣例一樣取代了一些老的設計。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過去十年裏汽車行業新增並且已經逐漸成爲標配的配置,它們的提升對於我們用車的習慣有哪些好處。

 

電子手剎+自動駐車+無鑰匙進入/啓動

 

電子手剎+自動駐車這套配置最早普及到20萬級家用車的品牌就是大衆,德國人很喜歡把一些新的技術和配置最先應用在自己的產品上,這樣的利弊明顯,作爲大廠的它,有很多機會可以修復完善,將功補過之後消費者還是買賬的。有了電子手剎和自動駐車之後,我們就不用在每次等紅綠燈或者堵車的時候頻繁切空擋和踩剎車了。



另外,跟電子手剎一起慢慢普及的還有無鑰匙進入/啓動功能。這個功能設計的初衷是爲了提高便利性,對於安全性並沒有什麼影響。現在稍微十萬出頭的家用車稍微高配一點都會採用無鑰匙啓動,小編經常拿試駕車都是頂配,幾乎已經沒有什麼機會摸到要用機械鑰匙的車了。


 

語音助手+多屏

 

十年前,大部分中型轎車的中控大屏都還是在汽配城選裝的,因爲這樣不僅可以有導航和多媒體,還能加裝倒車影響,而且屏幕尺寸夠大夠清晰。十年後的今天,這種汽配城加裝大屏的行爲已經成爲大家的笑柄,現在一款大屏已經不足以成爲亮點,至少要有全液晶儀表+中控大屏才能吸引消費者。



此外,互聯網技術的加持,讓現在很多車型都變得更加智能,語音助手幾乎成了標配,一般點的可以幫你切歌導航,再智能一點的還可以幫你調節空調、開閉車窗和天窗,還是非常實用方便。

 

輔助駕駛

 

早年間,電子主動安全技術停留在ESP這個水平很久,後來因爲電動車的興起打開了自動駕駛這個風口,於是很多供應商就開始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做測試,導致現在像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以及主動剎車這些電子安全技術成本大大下降,像寶駿RS-3不到十萬的定價就已經有了全套的L2級輔助駕駛功能。


關於自動駕駛,其實很多人在上個世紀就開始提出了概念,只是沒想到電動車的推進會讓促使它發展的這麼快。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會是一個汽車行業從輔助駕駛過渡到自動駕駛的年代,它帶來的很多結果是我們現在可預見的。

 

寫在最後:

 

從目前的技術水平和互聯網基礎來看,過去十年的進步空間,跟未來十年可預期的進步跨度,那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真希望能闖入哆啦A夢的任意門去看看未來的汽車長什麼樣,它們的進步空間真的大到現在難以想象。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不妥請聯繫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