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說2019年是電氣化征戰於傳統家用車的一年,筆者相信2020年將會是電氣化征戰於傳統跑車的一年。隨着Formula E逐漸被車迷所認可,不少傳統車廠已做好足夠準備迎接電氣化的到來;作爲“科技感”代言人的奧迪亦不例外。



奧迪e-tron計劃從2009年便已開始籌備,相比於其他傳統車廠具有不少領先優勢。當時推出一款採用雙電機驅動且擁有462 PS最大輸出的R8 e-tron企圖穩固新能源市場的地位,但遺憾的是該車接近10萬美元的售價令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並且當時新能源性能車仍處於生根發芽階段,不少消費者不希望自己成爲第一個“喫螃蟹”的人,所以該款車也隨着銷量不佳等各種原因而悄然退出市場。



但似乎遠在斯圖加特的奧迪工程師並不願意接受這個結局,辛苦研發多年的心血卻未受到消費者的肯定與支持,乃至一絲鼓勵都未曾出現便被市場所淘汰,對於他們而言確實不盡人意,這個“仇”必須要報。


正如俗語所說“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之前奧迪在R8 e-tron上喫過的苦、流過的汗,試圖將於2020年打響傳統跑車的電氣化反擊戰。



隨着奧迪e-tron(SUV)已出現於消費者的視線內,該系列的其他產品亦逐漸浮現。據奧迪官方聲稱;2020年e-tron系列將會率先推出一款名爲e-tron GT的轎跑車型,而該車將有可能成爲落魄退市的R8 e-tron的“靈魂繼任”者。



由於該車仍屬於概念車型,故此筆者對該車的外觀並不過多描述。但值得一提的是,該車仍採用奧迪e-tron系列的家族史設計風格;階梯式仿進氣格柵搭配左右兩側的大型導流風刀,令該車擁有兇悍且動感十足的前臉。但仿進氣格柵下方的發光e-tron圖標,或許將會因爲安全問題而在量產時取消該設計元素。



側面部分該車採用溜背式設計與奧迪旗下的A7十分相像,但唯有不同的是該車的腰線與車身側裙的設計風格更爲運動化,而A7則更傾向於商務與家用的實用性設計靠攏。


貫穿式尾燈設計已成爲奧迪近年的一貫作風,但似乎e-tron GT的尾燈相比於其他家族成員更爲誇張;多組式的LED燈組由大逐漸變小而最終成爲一條直線的設計實屬車壇首例,搭配下方碩大的氣流擴散器,令該車擁有超高的辨識度,但車尾發光的e-tron圖標亦有機會被取消。



雖說該車的整體外觀仍保留濃濃的“家族史”風格,但該車的內飾則是另一種設計語言;全新六邊形多功能方向盤實屬奧迪首例,搭配全新設計MMI車載系統,令該車相比其他成員更擁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該車的座椅採用多種非皮質複合材質包裹而成,而這一舉動亦證明奧迪e-tron系列是“環保大使”的獨特身份。



動力部分;奧迪e-tron將採用雙電機模式進行驅動與提供AWD(全時四驅)系統,而該兩臺電機將共同產生582 hp的最大動力輸出,並且官方宣稱該車0-100 km/h加速僅需3.5秒,該數據已成功晉升爲“超跑俱樂部”中的一員。遺憾的是,該車的最高時速被電子限速鎖定在240km/h,但對於一款純電車而言亦是意料之內的事。



隨着時代的變革與發展有些東西需要修正與改變:性能車亦不例外。如果死守於大排量的所帶來的動力與效能,似乎與目前全球所推崇的環保策略逆道而行,並且將有可能被時代的浪潮所淹沒乃至不得翻身。


奧迪似乎比其他車廠更早的理解其中的道理而推出R8 e-tron,可無奈當時並未被世人所接受。但之前所研發的技術積澱似乎又成功的令其在新能源領域中“tron”(闖)出一片天,並且領先於不少同級對手。回觀於奔馳的EQ系列與BMW的i NEXT系列,傳統車廠在新能源領域的追擊戰似乎已悄然展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