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C-IASI出来以后,国内车企都挺担心他们的碰撞结果,上年有思域撞断了B柱,今年有帕萨特撞折了A柱,那么自主品牌呢?我们综合了这两年,C-IASI对他们的所有碰撞成绩,又便宜又安全的车型存在吗?又或者说,自主品牌比较安全的车型有超过思域和帕萨特吗? 

:C-IASI评级分为四个维度,除了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与安全关系不大,其余车内乘员、车外行人、辅助安全都可作为安全性的参考依据。(由于测试的品牌有限,请勿以偏概全)


先立个Flag,上年思域碰撞所得的安全等级为车内乘员M、车外行人G、辅助安全G;帕萨特的评级与思域相同,都是M、G、G,如果撇除价格,大多数自主品牌的成绩都不如这两位“明星”,当然,随着售价越高,安全性能也有比他们更好的。


由于价格的差别,汽车的安全性能也有所区别,特别在辅助安全上面,为了看起来更公平些,两年自主品牌在C-IASI碰撞过的自主车型,我们将其分为三个档次,分别是贵价、中等和便宜。 

贵价车型价格:13-17万之间


无论思域还是帕萨特,碰撞以后车身结构的问题,最后都会反映到车内假人的受伤情况,如果将评级拆解,里面涉及到几个测试项目,正面25%碰撞、侧面碰撞、鞭打测试,并且也考量到安全气囊打开的时刻与位置,对车内假人是否有充足保护,最后经过测量才有此等级。


综合来说,这类自主品牌较贵的车型,从车内人员的评级上看,碰撞成绩都比思域和帕萨特优秀,也就是说,车身结构+安全气囊的设定+座椅和安全的配合,都有更好的表现,所以碰撞以后,评级都在A或者G的水平。


在他们之中,领克01的评级最高,所有涉及安全的测试项目都能获得G的水平,当然它也是售价最高的车型,比亚迪唐也是如此。其实,撇除因配置不同,是否含有主动安全功能的因数,只要攀上平均售价15万左右的自主品牌,安全性能都有保证;而且,这些“基础”的工程并不会因配置而变化,这点才是值得高兴的地方,也是令消费者放心买车、安心用车的口碑来源,其等级已经是豪华品牌的水平。


可见自主品牌这些年的进步,已经沉得更升,从起初的外观、内饰、配置的表面功夫,下沉到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现在更提升了藏得更深的安全性能,这类在自主品牌里面更高级的品类,确实值得国人支持。

中等价格:9-12万之间


如果在自主品牌中找到思域和帕萨特对等的评级,那就是一汽奔腾的T77,虽然并非意指A柱会折或者B柱断掉,而是相同碰撞以后,车内假人受到的伤害相当。当然,相比上述价格更高的车型,车内人员的安全评级普遍低了一档。


其中最为出色的哈弗F5,可惜由于车价限制,主动安全系统缺席,否则成绩整体成绩将追上贵一个级别的车型。有意思的是,大家都知道哈弗F5和H6的兄弟情,也明白VV5和H6之间的千丝万缕,或许悬挂结构与调校不同,但车身结构却似,起码从碰撞结构可见,F5的碰撞车型为10.8万,VV5为15万,两车碰撞的评级相同,当然,细化到每个单项的成绩还是VV5更优,但就此价差而言,哈弗F5的安全性价比高。


别以为众泰只有皮尺部门出门,在车身安全上,众泰T600车内人员安全项目与哈弗F5相同,而且侧面碰撞时候的车身结构比F5更好,可见,车身底部和B柱的钢材更坚硬。8-14万区间的自主品牌,车内人员的安全评级大概是M到A之间,对比价格更高的车型推断,再便宜一些的就是P-M的水平。

便宜碰撞车价格:5-9万之间


宝骏510在几个车中,车内成员评级属于评级的最低分,或许有人会抬杠,宝骏510的指导价在5-9万之间,C-IASI却选择了次低配,副驾驶的安全气囊也没有,但事实上,510碰撞低分的主要原因在25%偏置碰撞时,车体结构入侵量较大,相比其余三款车型,变形量更大,加剧了车内假人的受伤程度。


绅宝D50、瑞风S3和艾瑞泽5,发生碰撞时车内人员受到的伤害也挺大,即使像绅宝的配置已经有前排气囊和侧气囊保护,但碍于车身结构不够科学,撞击力无法抵御、分散,气囊再多也无法保证安全。 

车身的安全关键在设计

绅宝D50当年拿了萨博的技术,在新车发布的时候也宣称使用了北欧的驯鹿角车身,超强度钢占整车的52%,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领克01的安全技术与北欧的沃尔沃分不了关系,强度钢、超高强度钢也都用上了,但两车的碰撞结果却差异巨大。


在我看来,车身是否安全高强度钢的比例显然是指标,也更容易宣传和令消费者接受,但是真正的门道在于车身结构的设计,发生碰撞时,力量传递到车身以后,如何通过合理的结构将其分解,以减少侵入量。 


从绅宝D50和领克01的碰撞成绩可见,萨博当年的技术已经追不上潮流了,即使增加高强度钢的使用比例也是有天花板,可惜,作为消费者或者我们长期关注汽车的人来说,车身结构也难以用肉眼分高低,比较可靠的方法,只能相信全新的平台或者全新的车型(换壳版不在此列)带来安全性能的提升,事实上,例如在丰田的TNGA架构下,无论国内、外,所有碰撞机构的得分都非常高。


至于选择自主品牌的朋友,别被亮瞎眼的配置迷惑,也不要把安全气囊和安全性能划上等号, C-IASI的选车也挺有意思,三个档次车型碰撞出来的结果居然有明确分层,比较贵的大概是A到G之间的水平,中等价格是M到A的水平,而最便宜的等级最低,要买辆安全可靠的汽车,还得相信大品牌和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