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記者 崔文靜 北京報道

6月21日,時隔一年後,證券公司“白名單”再度更新。

這份首次發佈於2021年5月的證券公司“白名單”,側重於考察券商的合規風控情況,入榜者將在簡化申請監管意見書工作流程、優先開展創新業務等方面享有諸多優勢。“白名單”因而成爲券商爭相躋身的榜單。

此次公佈的證券公司“白名單”共有券商31家,以頭部券商居多,亦包括多家中小券商和三家外資券商。

同2022年6月公佈的上一期“白名單”相比,此次新進入券商5家,分別爲財通證券、東方財富東方證券、國聯證券和西部證券。另有東北證券、國開證券、平安證券、招商證券4家券商退出“白名單”。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4家退出“白名單”的券商在近一年以來均發生過較爲嚴重的違規事件,被監管多次出具罰單甚至暫停業務資格。

4家券商合規問題頻發退出“白名單”

6月21日,證監會更新證券公司“白名單”,31家券商上榜。

上榜券商以頭部券商爲主,同時包括北京高華、高盛高華、瑞銀證券、財信證券4家外資券商,以及安信證券、華鑫證券、中航證券3家尚未上市(華鑫證券未獨立上市)的內資券商。

除上述7家券商以外,“白名單”券商還包括財通證券、東方財富、東方證券、東吳證券、東興證券、光大證券、廣發證券、國金證券、國聯證券、國泰君安、國信證券、華泰證券、華西證券、南京證券、申萬宏源、西部證券、西南證券、興業證券、中金公司、銀河證券、中泰證券、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和中原證券。

證監會上一次公佈證券公司“白名單”是2022年6月,彼時上榜券商共30家。對比2次“白名單”,此番共有財通證券、東方財富、東方證券、國聯證券、西部證券5家券商新進入,同時東北證券、國開證券、平安證券、招商證券4家券商被調出。

記者梳理發現,被調出“白名單”的4家券商在過去一年內均出現過較爲嚴重的合規問題,被監管多次點名甚至暫停業務資格,且大多與重大IPO違規項目有關。

比如,東北證券今年2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因其在執行豫金剛石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中,涉嫌保薦、持續督導等業務未勤勉盡責,所出具的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平安證券因涉及保薦樂視網上市,2022年6月被暫停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深圳證監局在對平安證券出具的罰單中提到,平安證券在保薦樂視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執業過程中,盡職調查未勤勉盡責、內控機制執行不到位,出具的發行保薦書中發行人財務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符。

招商證券則因在中安科事件中未勤勉盡責,2022年9月收到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被採取責令改正相關違法行爲並罰沒6300萬元的處罰,兩名項目主辦人分別被給予警告並處以5萬元罰款。

國開證券今年4月因作爲可轉債保薦機構存在對主要客戶背景調查不到位、訪談程序執行不到位、未對函證程序保持必要的控制、對應收賬款增長原因覈查不充分4項違規,而被西藏證監局點名,其2名相關保代被同步被約談。

有券商資深投行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名單”會側重於合規風控,同時結合公司治理、經營業績等多方面指標進行綜合考量,並非出現罰單即無緣“白名單”,而是要求被罰次數不能頻繁且被罰問題不可過於嚴重。相較於經營狀況行業領先、合規風格較爲完備的頭部券商,中小券商一旦出現合規問題,被踢出“白名單”的概率相對更高。

入圍“白名單”可享多項便利

證券公司“白名單”制度始於2021年5月,是證監會爲落實分類監管要求,壓實證券公司內控合規主體責任,提升監管有效性,推動證券行業高質量發展而推出。

“白名單”側重證券公司的合規風控情況,能夠入圍“白名單”,要求券商在公司治理、合規風控等方面表現出色,並且做到股權權屬清晰、經營保持穩定、合規內控有效、風控指標持續達標、不存在同業競爭、未被採取重大監管措施或處罰等。

2021年5月28日,證監會公佈首批證券公司“白名單”,彼時共有29家券商上榜。當年7月-9月,“白名單”以月爲單位頻繁更新,9月時,“白名單”數量增至30家。此後,“白名單”調整爲季度更新,2022年3月數量降至27家,6月廣發證券、興業證券、財信證券入圍後再度回至30家。自此,“白名單”更新放緩,直至2023年6月21日方再次披露。

截至此番“白名單”公佈,自“白名單”首次披露以來,共有9家券商被調入、7家券商被調出。

證券公司“白名單”是券商爭相進入的榜單,進入可獲得多項便利。

首先,唯有進入“白名單”,券商方有機會獲得創新試點業務資格。未進入“白名單”者將無緣各類創新試點類業務申請;納入白名單的公司,可以繼續按照現有規則及流程申請創新業務監管意見書。

其次,“白名單”券商可享受能減則減,比如,發行永續次級債和爲境外子公司發債提供的擔保承諾可以取消,爲境外子公司增資或提供融資的監管意見書亦可省略。

再者,部分監管意見書出具流程,“白名單”券商能夠簡化。首發、增發、配股、發行可轉債、短期融資券、金融債券等申請,不再按既往程序徵求派出機構、滬深交易所意見,而是在確認符合法定條件後直接出具監管意見書。

東興證券曾在研報中提到,券商進入“白名單”,有助於發揮資本優勢,簡化業務流程,降低資金等各類成本,進而提升品牌價值和盈利能力;並能優先開展創新業務,收穫行業改革紅利。

(作者:崔文靜 編輯:巫燕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