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t hatch,譯成中文是性能小鋼炮,高性能掀背車,回首過往我們發現,在中國市場,高性能兩廂車曾有過短暫的輝煌,但在2020年之際,伴隨着嚴苛的排放標準和兩廂車本身的產品劣勢,兩廂性能車在中國已漸行漸遠。

高爾夫R,讓無數大衆性能粉兒們魂牽夢繞,藍色的指針是其精神圖騰,強悍的性能表現讓人拍手稱快,作爲高性能兩廂車的代表,高爾夫R在中國曆經第6代和第7代兩代車型,但同樣是天上的繁星,兩代產品卻有着不同的軌跡。

第6代高爾夫R,在2011年8月以官方身份正式引入中國市場,作爲大衆第一款引入國內的兩廂高性能車型,第6代高爾夫R雖然價格高達39.48萬元,但仍然大受歡迎,2.0T爆發出256馬力,雖然5.7秒破百的實力在今天看來已不算驚豔,但在當時已經可以和3.6L排量的R36打成平手,老舊的EA113鑄鐵發動機憑藉着皮實耐用和改裝潛力,也讓不少改裝玩家所青睞。與同年上市的尚酷R(外形更帥,但沒有四驅系統)組成了“雙R”組合,大有雙獸傍地走之勢,在當時,40萬元以內高性能車領域,大衆雙R無可匹敵,也將大衆R高性能品牌在國內推向了頂峯。


經歷了第6代車型的成功,2015年初,第7代高爾夫R引入國內,40.78萬的價格相比老款略有上漲,或許是大衆R自信滿滿,估計自己都沒有料想到,第7代高爾夫R並沒有輸給任何對手,而是輸給了自家兄弟奧迪S3,更強的品牌優勢,三廂車的實用性,這都讓奧迪S3自上市的第一天,就取代了高爾夫R的位置,也成爲了40萬內高性能車新的標杆。這也就是爲什麼我們在路上極少能看到第7代高爾夫R的原因。

早在2014年年底我就試駕過奧迪S3,澎湃的聲浪,一腳踹的推背感,直到今天我都記憶猶新,但2019年末試駕第7代高爾夫R的時候,或許是此前開過不少性能車的緣故,已經沒有太多驚喜,4.8秒破百的成績單依舊閃耀,鏗鏘有力的換擋不減當年,但爲什麼如今人們都不再鍾情他了呢,我思考着這個問題。

 外形方面,第7代高爾夫R(包含7.5代)在外型上依舊非常低調,中網的R標,18英寸剃刀輪圈,雙邊四出排氣,雖然高爾夫7 1.4T R-line也擁有着非常接近的運動包圍,但明眼人一眼就能辨出李逵與李鬼。

在高爾夫8代已經問世的今天,和高爾夫7幾乎一致的第7代高爾夫R內飾真的沒什麼可說的,只有320km/h的標底、藍色指針能讓我提起興致,必須多說一句,第7代高爾夫R的座椅實在太讚了,舒適性和包裹性絕佳,日常遊車河也不會再抱怨了。但空間是兩廂車的天生缺陷,在當今到處限牌限號的大環境下,兩廂車的末日在持續,這也是爲什麼那麼多人都選擇奧迪S3的原因之一。

290馬力的2.0T EA888發動機爲第7代高爾夫R帶來了4.8秒破百的實力,每一腳油門踩下都是值回票價,而在標準模式下它則和高爾夫7 1.4T一樣乖巧,幾乎聽不到明顯的排氣聲浪,即使在競賽模式下,排氣的聲浪也不算高亢。

如今已是2020年,中國大多數一二線城市都已實施國六排放,第7代高爾夫R依舊停留在國五排放標準,這也基本宣告了第7代高爾夫R生命的尾聲。尚酷R早已停產,第7代高爾夫R也漸行漸遠,曾經兩廂鋼炮羣雄逐鹿的時代已成過往,而像奔馳A35L AMG這種加長版三廂車在未來或許會得到更多青睞,屬於高爾夫R的時代,或許已經結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