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辦法可以判斷出哪些車是“好車”?一個很簡單的方法,當一款車被各大車企競相“超越”“挑戰”“吊打”的時候,那這款車就已經成爲了一個級別車型裏的“標杆”。

豐田漢蘭達就是那個從未被真正超越的“標杆”車型。只要有大七座車型上市,它都會被拉出來溜一圈。儘管已經上市數年,甚至外觀和內飾已經有些“跟不上趟”,但提到三多萬的大七座車型,漢蘭達幾乎就是首選,就算到了換代臨界點,目前仍是加價購買的行情。

所以,中國消費者對全新換代的漢蘭達絕對有着很高的熱情,廣汽豐田應該年內會引進,但也要等到下半年了。不過這款車已經在美國市場上市,外媒的一些評測也已經出爐,我們倒是可以提前瞭解一下,看看“改頭換面”的漢蘭達給我們的驚喜更多還是變數更多。

首先這一代漢蘭達是基於豐田最新的TNGA-K平臺架構打造,參考今年的RAV4、凱美瑞、亞洲龍就能知道,在外觀設計方面的變化絕對是顛覆性的。過去我們總認爲開漢蘭達的人羣起碼都是40歲往上走,而新款漢蘭達在外觀上至少已經把年齡下探到了30歲。

儘管依然是有些圓潤肥胖的造型,但對線條的運用要更加豐富多元了,最明顯的就是引擎蓋上方隆起的筋線;老款漢蘭達經典的梯形進氣格柵造型被保留了,但黑色的格柵搭配上格柵上的飛翼裝飾,非常具有年輕運動感;還有尾部酷似雷克薩斯NX的設計,更加扁平化的造型也是淡化了以前的“硬漢”風格,加上年輕化的懸浮式車頂設計,側面和尾部都顯得更加的精巧運動,過去的沉穩不好找了。

這個外觀暫且不說好看與否,經典車型只要是對外觀設計進行大改,勢必都會引起一番爭議。尤其是新款漢蘭達對年輕市場如此明顯的示好,多多少少都會讓那羣“40歲往上走”的消費者心裏有所芥蒂。

而最大驚喜其實是來自於豐田對漢蘭達車內的升級,過去的那套內飾我想吐槽很久了,一直張不開嘴。新款漢蘭達在設計以及用料方面都比現款有了非常明顯的提升,大面積採用了軟材質,基本很少看到硬塑料。設計上依然還是居家好男人的風格,在C-HR、RAV4、凱美瑞等車型上你都能看到熟悉的影子,但全都是“加大號”,包括儲物空間都更大了。

那塊凸起式造型的12.3英寸中央液晶屏(低配車型8英寸)算是很加分的項目,很可惜新款漢蘭達依然沒有配備全液晶儀表。在功能配置方面,標配了一套主動安全系統,能夠實現帶行人偵測的自動剎車、帶跟車功能的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預警、自動遠近光等功能。

不過根據“中國特供”的優良傳統,國內上市的版本在內飾配置方面應該會有所變動,還是可以有一些小期待,比如有沒有安排上液晶儀表盤。

而且這一代漢蘭達更大了,軸距較現款車型增加了60mm,寬度多了5mm,車內的乘坐空間又有了一個提升。可惜的是這個提升並沒有針對第三排空間,而是將第二排的腿部空間增加到了1041mm,第三排仍然只有704mm,不過二排可以向前滑動,算是間接改善了吧,但依然沒有明顯優勢。對了,後備廂的儲物空間也變大了,相比於別克昂科旗、大衆途昂會小一丟丟。

新款漢蘭達的動力還是存在很大變數的,至少美版3.5L V6發動機的版本基本無望,那套擁有246馬力的2.5L混動系統車型目前是最靠譜的。根據目前外媒的評測結果,基於新架構的漢蘭達並沒有過分追求運動感,而捨棄掉引以爲傲的舒適性,底盤懸掛對顛簸的處理依然很到位,追求家用舒適的消費者可以松一口。但有媒體反應新車的方向盤明顯變輕了,而且剎車踏板有點軟,具體情況我覺得可以等到國內車型到了之後再看結果。

新一代漢蘭達給我的感覺就是:勝了過去的自己,但談不上超越。它更像是對過去自己的“查漏補缺”。

漢蘭達作爲一款七座的中大型SUV,我們單拎空間尺寸、價格、駕駛出來,它都不是同級別最優秀的,但正是這種“無短板、無長板”的中庸,纔是了它最大的魅力。在未來,去掉了“油膩”、升級了內飾的新款漢蘭達大概率仍會成爲一個“神話”,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選擇漢蘭達。那你認爲新一代漢蘭達是驚喜更多還是變數更多?

相關文章